家门口驿站+24小时智能柜 韵达此网点让消费者取件超省心

来源:韵达速递 2025-04-24 09:55 手机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傍晚五点半,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陆续下班。在四川省达州市多个小区内的韵达智能快递柜前,不少市民正熟练地输入取件码,领取着属于自己的包裹。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达州地区上演。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韵达四川达州网点负责人张大云十年如一日,始终紧贴城市发展的脉搏,紧随用户需求的变化,一次次主动求变,一次次果断投入,用160多家末端门店编织了服务的广度,用150余组智能快递柜拓展了服务的灵活性,用5000平方米的自动化分拣场地提升了服务的效率和精度。


开放共享铺设门店驿站重塑末端格局


故事的指针拨回到2011年,线上购物刚刚崭露头角。但张大云,这位骨子里透着巴蜀人特有坚韧与敏锐的汉子,却已洞察到时代浪潮的方向。“就是觉得,这行有搞头,是未来的大趋势!”谈及当初毅然加盟韵达,张大云的眼神里没有丝毫犹豫,只有对未来的笃定。


1745458633810571.png


2017年,快递业的“黄金时代”加速到来。达州地区的包裹量如同被按下了快进键,数字一路飙升。业务量的飙升,也给一线快递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派送压力。市民们也盼着,能有个更方便、更省心的收件方式。


张大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当时正好担任达州市快递行业协会的会长,总觉得得带头做点啥。他琢磨:“能不能建个地方,把各家的快递都收拢到一起,让大家取件方便,也给小哥们减减负?”


那时候,各家快递公司系统是“各管一摊”,想整合?难!张大云脑子活,四处考察学习,最终决定在达州推广末端公共服务站点模式。他通过第三方系统,把不同公司的包裹,都纳入一个统一的扫描、出入库流程。


方向定了,就全力推进!张大云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2017年8月,达州首批真正意义上的末端公共服务门店——“快递汇”正式挂牌成立。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一种开放共享的姿态。


张大云深知,末端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是赢得用户口碑的“决胜场”。为此,从2017年到2019年,两年半时间,张大云用自建、加盟、合作等各种方式,投入超过200万元,硬是在达州的城区和乡镇,铺设了超过160家末端门店。


与时俱进智能柜补齐“服务拼图”


时代在发展,需求在迭代。当时间步入2021年,消费者新的服务需求开始涌现:有些人住的老小区,地方不大,建个门店不划算;上班族早出晚归,老是和快递员“完美错过”;还有人觉得,下楼取个快递,还得等店员操作,要是能自己搞定就好了……


“用户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张大云再次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变化。他意识到,单一的门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需要更灵活、更智能的补充。


这一次,他的目光投向了“智能快递柜”。


1745458653148095.png


“占地小,哪里需要就能安在哪里;24小时服务,风雨无阻,随时能取;还能自己操作,扫码开箱,几秒钟搞定。正好能补上门店服务时间和空间上的‘空档’。”张大云介绍说,网点随即成立了智能快递柜项目组。


从2021年开始启动,到2024年初,张大云前后投入300万元,150余组崭新的韵达智能快递柜,在达州主城区、乡镇拔地而起。无论是烟火气十足的居民社区,还是拔地而起的新建小区,抑或是人流十足的商业写字楼,只要有需求的地方,就有韵达智能快递柜。


“以前总担心快递来了我不在家,现在好了,直接放家门口智能快递柜子里,下班回家顺路就取了,太省心了!” 在达州市中心写字楼上班的李小姐,对此赞不绝口。这种“我的时间我做主”的取件体验,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张大云还积极探索智能快递柜的多元价值,比如增加临时寄存功能、尝试广告合作等,让这些智能终端变得更加“多才多艺”。他还计划着,在2025年,将部分条件成熟的乡镇门店,逐步升级为室内快递柜组的模式,用更低的运营成本,提供同样便捷的服务。


硬核支撑自动化奏响“效率乐章”


如果说便捷的末端门店和智能快递柜是韵达达州网点服务网络的“毛细血管”,那么,支撑这一切高效运转的,则是后台那颗强劲的“心脏”——智能化分拣中心。


早在2022年,当末端门店和智能快递柜网络初具规模,包裹处理量激增时,张大云就已预见到后台处理能力的瓶颈。他再次大手笔投入260万元,对网点分拣场地和设备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


1745458671614289.png


目前,达州网点占地5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操作中心,拥有205个格口,日均处理能力轻松超过10万件。无论是送往快递柜、门店驿站,还是直分到快递员派送的包裹,分拣准确率高达99%!


“现在有了这套自动分拣线,速度快了好几倍,准确率也高,我们工作轻松多了,出错也少了,包裹能更快地送到消费者手上。”一位在韵达达州网点工作多年的老员工表示。


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对效率的极致追求。自动化大大压缩了包裹在中转环节的停留时间,为前端派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确保了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的畅通无阻,让整个服务网络运转得更快、更稳、更准。


“服务是永远做不完的功课。”谈及未来,张大云的眼神里依旧充满着探索的光芒。他说,2025年,网点将紧跟政策导向,看看能不能让无人配送车在达州的路上跑起来。他还计划试点“社区无人驿站”, 让服务进一步下沉,让“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100米”的服务,更加智能化、无人化。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