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56.4亿件,同比增长19.3%,但快递业务单价却降至7.52元,同比下降9.2%,价格战仍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7月上旬,国家邮政局再次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近几年来,内卷之下造成的价格战持续升级蔓延、服务质量下滑、行业生态恶化等连锁反应不断呈现,多方呼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已刻不容缓。
行业生态严重破坏
为争夺市场份额,一些快递企业大打价格战,不断压低揽收派送价格,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操作。这种低价竞争策略短期内或许能吸引部分客户,但从长期来看,不仅压缩了企业自身的利润空间,也扰乱了市场正常价格秩序,导致整个行业陷入“量增价跌利薄”的困境。
“内卷式”竞争,是指在发展空间受限、创新不足的情况下,经营主体为争夺有限资源和市场份额,陷入低水平、同质化、高强度的恶性竞争状态。其结果往往是竞争各方投入不断增加,但整体效益和社会福利并未得到有效提升,反而造成资源浪费和行业生态恶化。
亿豹网发现,“内卷式” 竞争在快递领域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价格战的压力下,部分快递企业为降低成本,不得不削减在服务环节的投入,如降低派费、加重考核等,导致快递服务质量下滑。
层层传导,快件延误、丢失、破损等问题频发,快递员送货不上门、服务态度差等现象也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快递体验。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2024年快递服务总体满意度虽有所提升,但多个环节仍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部分企业长期采取低于成本的定价策略,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尤其是末端网点陷入“越做越亏”的恶性循环。
一方面,在低价竞争模式下,企业为压缩成本,末端小哥派费不断走低,导致行业人员工作强度大、收入不稳定,人员流失率高;另一方面,低价竞争使得电商卖家对快递服务质量要求降低,形成低质低价的恶性循环,影响了整个电商快递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增速放缓产能过剩
“内卷式”竞争是行业问题,也有快递企业坦言,竞争对手不断降价,自己只好无奈跟进。内卷竞争之所以长期存在,不仅有行业同质化严重的原因,更有市场供需失衡的因素。
为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一些快递企业不断扩大产能,加大在仓储、运输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投入,导致行业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不仅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还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形成恶性循环。
电商增速持续放缓,而快递企业的产能却仍在持续增加,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不得不采取低价竞争等手段,从而引发 “内卷式” 竞争。另外,电商平台不断压低快递服务价格,倒逼快递企业接受低价订单,进一步加剧行业恶性竞争。
快递行业同质化严重,多数企业在服务内容、运营模式、价格策略等方面差异不大。消费者在选择快递服务时,往往更倾向于价格因素,这就使得企业不得不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客户。
亿豹网了解到,虽然我国在快递行业监管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监管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一些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如低价倾销、刷单等,而相关部门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查处和制止。
此外,行业标准和规范不够完善,也给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综上而言,快递行业作为民生服务业,必须回归服务本质,避免非理性竞争。快递企业也应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技术创新、服务提升和管理优化等方面,通过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来参与市场竞争,培育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整治内卷多管齐下
近期媒体对快递企业在计费重量上“向上取重”的广泛关注,显示出企业在服务质量方面的短板漏洞。有业内人士建议,有关部门应以此次专项治理为契机,推动落实国家标准关于快递服务费用差异化的要求,并对低于成本价竞争等行为进行严格界定和惩处。
亿豹网认为,整治快递行业“内卷式”竞争,不仅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建立行业信用体系,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更需要鼓励促进技术创新,让快递企业主动跳出价格战。
首先,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快递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将企业的经营行为、服务质量、信用状况等纳入信用评价体系。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制止价格战、刷单、恶意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对信用良好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表彰奖励,对信用不良的企业进行惩戒,如限制业务范围、提高监管频次等,促使企业自觉遵守市场规则,诚信经营。
充分发挥快递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和公约,引导企业自觉遵守。通过行业协会组织企业进行协商,合理确定快递服务价格区间,统一服务标准,避免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同时,加强对行业内重大问题的协调解决,促进企业间的公平竞争和合作共赢。
其次,鼓励快递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特点,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如代收货款、包装定制、货物保险等高附加值服务,同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加强与电商、制造业等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
引导企业加大在智能化设备、信息化系统、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企业还需积极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拓展国际市场,提升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再次,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选择快递服务时,不仅关注价格因素,更要注重服务质量和企业信誉。倡导消费者选择服务质量好、信誉度高的快递企业,形成合理的市场需求导向。提高用户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鼓励消费者对低质服务进行投诉和监督。
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对消费者反映集中的问题,督促企业进行整改,提高用户满意度。同时,将投诉处理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对投诉处理不力的企业进行惩戒。
总而言之,综合整治快递领域 “内卷式” 竞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消费者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