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天地港开启冲刺,圆通借国际化弯道超车?

来源:亿豹网 2025-07-17 11:21 手机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分公司强则圆通强,国际强则圆通强,科技强则圆通强”,这是2025年工作部署会议上,圆通强调的核心战略。


7月份,圆通国际化战略再落关键一棋,浙江嘉兴全球航空物流枢纽,“东方天地港”项目进入冲刺阶段,集运中心也将正式投入运营。


1752722522267737.png


作为整个航空物流枢纽首个投入运营的核心功能区,这座每小时可分拣90万件包裹的“π”字型智能库区,标志着圆通打造全球航空物流枢纽迈出实质性一步,整个“东方天地港”项目也将在今年全面建成投用,成为继顺丰之后,第二家深度参与货运机场建设的快递企业。


和顺丰鄂州花湖机场一样,“东方天地港”也被圆通寄予厚望。全面国际化开局第二年,圆通国际能否借势扭亏,引发资本市场关注。


战略要塞


在长三角核心地带,圆通东方天地港的定位十分明确——全球航空物流枢纽、长三角国际商贸集散中心和共享型多式联运中心三大功能。


亿豹网发现,圆通浙江嘉兴全球航空物流枢纽的定位,和顺丰鄂州花湖机场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均强调国际化属性。


嘉兴机场战略价值首先体现在地理区位上。


1752722560720245.png


项目周边拥有4条高速公路、7个高速出入口,确保1小时内高效连接上海、杭州、苏州等经济重镇。同时紧邻3条千吨级航道,毗邻铁路港与远洋港口,公路与航道密度均居浙江省前列。


此外,作为“开路先锋”,集运中心的设计,也凸显了圆通的国际野心。


除了常规进出港区域,特别为国际快递及航空包裹收货、前置仓储、分拣预留场地。通过引入前沿物流设备,其处理能力较原嘉兴中心提升超过3倍,达到每小时90万件的分拣速率。


集运中心启用后,将与园区内航空货站、仓储库房实现通道直连,叠加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打造跨境电商分拣、清关、仓储一体化的高效枢纽。


1752722685517701.png


这种布局将大幅降低跨境物流综合成本,使装载消费电子、高端制造等产品的货机10小时内抵达欧美,东南亚生鲜海产一天内完成从清关到社区配送的全流程。


四维拼图


从2025年圆通国际化的系列动作来看,今年是圆通国际多点开花的一年,凑成了一张“四维拼图”。


首先是基建的维度。继在哈萨克斯坦完成本地化网络搭建后,5月份,圆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第二座城市处理中心投入运营,日最高处理峰值可达10万件。圆通在该中心配备了自动化仓储设备及智能管理系统,显著提升圆通在澳派送能力。


1752722712165218.png


其次是大客户的维度。


圆通大客户战略合作在6月取得关键突破,圆通国际供应链与小米集团达成跨境供应链服务协议,为小米电子零部件出口南亚市场提供全链路服务。


圆通为小米量身打造空中物流走廊,零部件从小米厂区发出后,依托圆通在华南的集货能力,12小时内完成集货,再通过自有航空网络,最快3天直达南亚国家。


第三,是生态联盟维度。同样是6月份,东方天地港与日本最大综合物流企业日通国际物流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办公、仓储及国际物流领域深度合作,共同构建覆盖长三角、辐射全球的高效物流网络。


而更具战略意义的是6月16日,圆通正式加入万国邮政联盟(UPU),成为2025年首家加入万国邮联咨询委员会的中国快递物流企业。这标志着圆通正式进入全球邮政核心生态圈,为后续国际网络拓展奠定基础。


如果说以上只是快递企业在国际扩张中的基础建设和战略合作“常规操作”,那么在这之外,圆通的物流模式创新同样值得关注。


也即是第四个维度,物流模式维度。


1752722760830391.png


针对国际业务,圆通推出的“国际卡空联运”产品,堪称圆通服务出海企业的利器。


该模式结合陆运的灵活成本优势与空运的洲际时效保障,如货物从西安等国内枢纽启运,经口岸直达塔什干等中亚核心节点,再衔接圆通在中亚的合作航班网络,最终送达欧美目的地。


相较空运直达,卡空联运价格更具稳定性,平均运输成本可降低超40%。


亿豹网看来,2025年市场运价波动加剧,“国际卡空联运”产品能提供按月调整的稳定价格机制,可有效平滑市场波动。


时效方面,通过持续优化路由,当前圆通卡空联运至欧洲全境的平均时效已提升至11-13天,与空运慢线时效相当,同时有效规避了国内主要航空枢纽旺季运力瓶颈问题。


扭亏考题


尽管布局迅猛,圆通的国际化征程仍面临多重挑战。


网络密度不足仍是首要瓶颈。虽然圆通已在南亚开通超过10条航线,每周逾70班航班,可用运力超2000吨,但欧美直达航线依然稀缺。目前圆通航空在浙江运营的国际货运航线仅超过8条,与全球物流巨头相比差距明显。


1752722797325292.png


盈利能力也是核心考验。今年3月披露的年报显示,圆通国际股东应占亏损达4077.4万港元,与上年同期9677.5万港元的盈利形成强烈对比。在连续发布的盈利警告中,公司均指出,空运及国际快递业务面临全行业毛利率收窄和价格竞争加剧的压力,是拖累业绩的核心因素。


亿豹网发现,整体来看,国际业务呈现“高投入、慢回报”特征,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如何平衡机场等重大基建投入与短期盈利压力,是管理层必须面对的难题。


本地化运营能力同样关键。在澳大利亚,圆通通过部署近500辆派送车辆及人员,将时效达标率提升至95%以上。但在更复杂的东南亚、南美等市场,文化差异、政策风险等因素对本地化运营提出更高要求。


与此同时,面对国内竞争白热化带来的压力,中国快递企业正加速“出海”寻求新机遇。然而,全球市场的角逐同样激烈,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赛道日渐拥挤,这或许是圆通今年上半年空运业务、国际快递及包裹业务业绩承压的原因之一。


诱人的全球市场蛋糕,正吸引越来越多分食者加入战局,菜鸟、极兔、顺丰等纷纷剑指全球化。顺丰赴港上市完成后,其国际化动作频频。


不过,圆通国际化战略的长期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随着东方天地港年底全面投入运营,叠加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的深化效应,圆通的多式联运能力有望得到更充分的释放。目前,东方天地港已与物流、冷链、空运等领域的多家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协同赋能长三角优势产业集群。


未来,伴随全球贸易的进一步复苏和跨境电商的持续蓬勃发展,蓄力蛰伏已久的喻渭蛟和他的圆通终将迎来“出海”的收获期。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