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号召之下,快递产粮重镇义乌率先传来涨价的消息。
跟之前涨价一样,此次义乌快递集体涨价同样是政策推动。一位电商卖家表示,从7月20日开始,某通达兔快递冲单号费用每票上涨0.05元,不过也有快递暂未行动,而保持观望状态。
亿豹网发现,淡季涨价,这对于深陷价格战的快递行业来说,的确是一件新鲜事。适当涨价,对于缓解产粮区网点压力有所帮助,不过涨价能否真正落地,恐怕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体会。
今年以来,不止在义乌,产粮区网点亏损成为常态。一位江苏产粮区网点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网点生意更难,由于无法完成业务量考核,网点每月亏损均在一百万以上。在浙江义乌与广东潮汕产粮区,陷入亏损的网点不在少数,等待旺季到来,成为他们自救的唯一稻草。
涨价的消息传来,义乌网点似乎并不兴奋,因为同样的操作曾屡次上演,最终几乎都不了了之。在同质化严重的快递行业,谁先涨价就几乎等于将客户拱手相让。
亿豹网了解到,义乌经过此次涨价后,最低发货价在1.2元左右,此前三四月份,义乌最低价格下探至0.9元,日均业务量达1万票以上的,甚至出现过0.85元的。
即便是1.2元,也低于1.5元左右的运营成本价,这就导致来自义乌件的派费不断走低,有的企业已下滑至0.3元,让末端网点与小哥有苦难言。义乌的低价竞争,却要全网来买单,这是典型的“内卷式”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义乌此次涨价的同时,义乌周边东阳等城市开启新一轮打击黄牛跨区行动。即便义乌再涨价,发货成本依然大幅低于周边区域,由此产生的虹吸效应,严重破坏了行业生态。
快递黄牛之所以屡禁不绝,在于他们掌握价格优势。为追求市场占有率,只要不流入竞争对手网络,有的总部默许甚至变相支持跨区行为,这也成为行业多年的潜规则。在淡季的争夺中,省区面临的考核压力陡增,在非产粮区的黄牛也逐渐疯狂起来。
跨区取件的危害显而易见,不仅影响本地网点业务量,黄牛以更低的价格扰乱市场,从而加剧网点之间的恶性竞争。
涨价年年提,今年有点早,似乎末端网点不再指望通过涨价来实现利润。别说是一线网点,省区市场部同样涨价困难。在不少产粮区,黄牛绑架了整个市场,只要哪一家快递涨价,在电商客户几乎没有任何忠诚度的前提下,甚至第二天就可以把客户切换到另一家网络。
快递小哥更为关注的是,尽管产粮区发货费涨价了,但来自产粮区快递的派费能否上涨还不好说。如果非产粮区的派费不上涨,本轮涨价的实际作用就可想而知。
亿豹网认为,由此不难看出,要想从根本上反内卷,还需要依靠制度保障与体制的改变。否则,一轮轮的涨价行动,只会成为一次次的乌托邦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