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大战遭多方控诉,网点与小哥均深陷算法

来源:亿豹网 2025-07-18 17:50 手机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各平台补贴大战下,日均餐饮外卖订单突破2亿单,这本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时刻,然而却招来了多方面的抵制。


“上千万的商家,都快沦为了外卖的加工厂,变成三巨头混战的子弹......补贴大战,促使低价倾销,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应该被明令限制......平台不应再裹挟商家参与巨额补贴。”


大战遭多方抵制


近日,嘉和一品创始人兼董事长刘京京突然在社交媒体发声,控诉近期的外卖补贴大战。在文中,她直接提出质疑,外卖大战究竟是平台的让利,还是对商家的血腥掠夺。


亿豹网发现,无独有偶,呼吁外卖平台回归理性的并非刘京京一人,包括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内的多家协会组织,也纷纷呼吁停止“内卷式”补贴。


1752831068838668.png


甚至连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也公开表态,美团参战是为了自保和生存。“别人用非理性的方式冲击你,你被迫反击。如果在主营业务上我们不参与的话,连转AI的机会也没有了。”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出倡议,呼吁联合抵制价格补贴“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回归价值竞争本源。补贴大战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更导致实体商家正常经营受挑战、商品品质缩水、服务标准下降、商家利润承压等连锁反应,严重威胁行业可持续发展根基。


这场由电商平台掀起的“外卖大战”,短期内向市场投入800亿元补贴,也对餐饮产业带来影响。北京南城香餐饮有限公司创始人汪国玉就表示,外卖大战下餐饮商家整体线上渗透率明显增加,但客单价下滑、利润率下降也是肯定的。


正如刘京京指出:“商家不参加补贴活动,就没有流量,顾客看不到你,当然就不可能有订单。而被迫参加了,来的又是赔本赚呦喝的羊毛单,员工快累趴了,餐厅也快赔干了。”


她甚至晒出了一单外卖补贴的数据,42.9元的消费,商家承担补贴27.9元,平台补贴14.99元,顾客只付了一分钱。顾客享受到的各种满减、补贴,大头都是商家出,每10元,平台只出3元,商家要补7元。


1752831087928186.png


三家平台之间的博弈并不局限于外卖领域,而是在电商、本地生活、即时零售等多个领域展开角逐,还不断向对方的“地盘”渗透。而这一切的最终买单者,被指向了平台上的商家。


在算法里被动接招


一家双皮奶店老板吐槽,刚开业三天,后台突然挂出“满12减10”的促销标签,算上配送费和原料成本,每单要倒贴5元。区域经理对此的解释是:系统根据大数据自动匹配最优活动。


亿豹网了解到,这种“算法劫持”让商家陷入囚徒困境:要么接受不平等条约,要么被流量生态除名。


困在算法里的不仅是外卖商家与骑手,还有快递加盟商与一线小哥。在派费不断下滑的背景下,总部通过大数据监测,使得末端进入“温水煮青蛙”阶段,在总部的系统里维持生存或略微盈利,成为大多数加盟商的真实状态。


随着快递行业内卷加剧,价格竞争已经蔓延至小客户和散件端,一旦算不清账,很容易导致网点亏损。各大总部在强调服务质量的同时,对签收率、业务量等指标的考核愈发收紧,当派费更低、指标更高的局面到来之后,网点必然会将这部分压力转嫁到一线小哥身上。


1752831106830750.png


被困在系统算法里的小哥,派件量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高,收入却不断降低。派费今天降几分钱,明天再降几分钱,只好被动接招的小哥,无奈在算法里越陷越深。


如果低价内卷、以罚代管的加盟体制不彻底改变,末端网点的稳定性会越来越严峻,行业形象与吸引力也会因此受损。


正如当下如火如荼的补贴大战,这场外卖大战激增的订单,绝大多数为泡沫,用“低于成本价”“0元购”等方式去抢占市场,这种的冲单到底对社会有没有正面影响?对整个产业持续发展有没有意义?相信大多数人肯定不支持这样非理性的竞争。


亿豹网认为,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快递总部,未来,只有兼顾各方利益,优化平台算法,才是健康可持续的战略。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