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竞争抢存量,放开限收抢增量,几乎成了今年头部快递企业淡季的常规打法,内卷战有进一步升级的风险。
7月8日,国家邮政局强调要按照“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依法依规整治末端服务质量问题,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贡献行业力量。
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内卷式”竞争的7类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包括不正当价格行为、质量不合格行为、平台制定不合理规则行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等等,再一次吹响反内卷号角。
亿豹网发现,快递行业反内卷举措何时出台,成为业内最关注的焦点。
“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前脚这边刚降了价把客户抢回来,后脚那边就再次降价抢走了客户,甚至都是低于成本价,总部给补贴也要先把竞对的客户争回来。
淡季价格战不断向中高端客户蔓延,顺丰、京东等直营快递龙头开始“降维打击”。一家直营快递发布的最新发货价格显示,每公斤发货价已下探至2.2元,3公斤内甚至只要3元起步,以此来争夺中高端电商客户。
通达兔加盟制快递企业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近三年来,几乎所有快递企业单票收入呈下降趋势,尽管企业利润没有明显下滑甚至上涨,但下游加盟商的压力可想而知。
企业为了利润提升,但又不能提高价格,唯有增加业务量来取得利润总额增长。层层考核之下,末端网点背负的业务量、时效、服务质量指标越来越多,因此导致的刷单、黄牛、跑路的现象频频发生,行业形象遭受损失。
亿豹网认为,对于任何一家快递企业而言,没有合适的利润兜底,不可能做到优质的服务。在反内卷的大背景下,价格战成为一把双刃剑,尺度把握不好可能会被反噬。
市场监管总局明确指出,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等,均属于典型“内卷式”竞争。根据实践情况来看,内卷式竞争通常具备低价竞争、低质竞争、重复竞争和缺乏创新竞争等特征,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降低产品质量,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过低。
但对于单个企业来说,仅仅依靠自身无法改变行业当下的发展趋势,若竞争对手发起更低的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企业往往只能被动参与,决定权并不在企业手中。尽管主管部门多次表态反内卷,但是否有相关政策落地至关重要。
快递行业反内卷,业内正在期待强有力的举措出台。正如此前汽车行业“反内卷”中,对于违规企业,工信部将采取通报、暂停产品公告及新产品申报等措施,划定质量安全红线,使企业不敢越雷池半步。
内卷升级表面看起来买单的是快递企业,到头来伤害的却是末端网点与快递员的利益,行业整体形象受到影响,并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服务体验失去保障。因此,反内卷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