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双11”,你的快递“无人化”了吗?
今年旺季期间,在服务快递“最后一公里”方面,中通全网组成了一支行业内规模最大的无人车队。据《人民日报》近日报道,截至目前,近3000台中通无人配送车每天在250多个城市运送超20万件包裹,累计运行里程已逾2000万公里,将数字化触角延伸至收转运派各环节。

城乡之间的“毛细血管”
提升农产品运输效率,探索农产品销售新渠道,是中通人始终坚定践行的使命。2025年1月至10月,中通承运的农村地区包裹超过129亿件,乡村覆盖率超96%,其中农村上行件同比增速达到21.5%——这其中,无人车成为了链接城市与乡镇之间的“毛细血管”。
在山东莱芜,一支由40多台无人车组成的智慧配送车队已成为城乡重要的物流转运力量。莱芜中通无人车覆盖40余条固定配送线路,日均配送快递量约6万件,服务范围遍及近70个城区驿站、5个镇级服务中心及15个村级服务站。
今年旺季期间,正值莱芜生姜、苗山地瓜等农产品采摘季,无人车跑出了不俗的配送成绩,将发货周转时效提高了10小时,村镇日均发货量达到3万多票,实现了在件量分散的农村地区,延伸快递服务的可能。
同时,莱芜网点通过上千次的路测数据采集,记录不同路段的交通高峰、行人流量,测绘出无人车行驶最优配送路线,实现单票运输成本降低0.05元。
“大熊猫”的新鲜感
“无人车刚来时,老百姓像看大熊猫一样围观,还有人去逗它,大家都很新鲜。”新疆中通精河县网点负责人兰树新说。
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无人车成为了当地居民的新宠——今年旺季,精河中通引入首辆无人车用于县城驿站的派件。这辆无人车每天能配送800多件包裹,相比传统方式,每月可节省油费近2000元。
“这次无人车帮了大忙,之后网点还要将无人车用于快递进村服务,提升偏远农村的服务频次和时效。如果干完咱们快递的本职工作,车辆还有电的话,我就让它再给酒店送水,充分发挥潜力。”兰树新笑着表示。
困扰多年的难题解决了
在过往的“双11”旺季,部分传统网点存在分拣效率低、差错率高等问题,导致派件延迟、成本激增。今年旺季前,贵州中通贵阳金阳网点通过引入两台无人车,顺利解决难题。
常态化运营中,两台无人车可稳定承担约2000票的配送任务,在“双11”高峰期间,日均服务件量突破5000票,成为应对波峰件量的核心保障。
“以前旺季网点人手经常不够,容易导致客诉问题,如今有了无人车直分直送,小哥只需做好按需派送和上门揽件。”金阳网点负责人方兴美表示,使用无人车后,单票运输成本降低0.05元,每月可以降本7500元,小哥也得到了更多休息时间。
同样在山东青岛,中通青岛开发区网点在旺季前投用10辆无人车,日均配送量达5000票,承担了近一半直送任务——与传统人工直送相比,无人车也实现了单票降本0.02元。
时效提升,满意更多
在广东深圳,今年“双11”不少居民也迎来了第一次——他们的快件第一次由中通无人车配送。
清晨5点多,深圳中通双龙网点的分拣场地已灯火通明,5辆无人车与快递员同步开启作业——今年“双11”,是网点采购无人配送车后迎接的首个大促,更是中通网点在深圳布局的首批无人车。
从工作情况看,无人车日均可循环派送8000-10000票货物,主要负责网点至各小区驿站的支线运输,成功替代传统接驳班车,使成本降低30%,且无人车的优势在老旧小区窄路、暴雨等天气下优势突出。
“今年旺季,无人车承担了网点55%的支线运输量,网点也能根据货量动态调整无人车往返频次,客户收到包裹的时效提升了整整一小时,满意度也更高了。”双龙网点经理黄华柏表示。
更高效,更稳定,更环保
今年“双11”,另两大显著亮点是中通无人柜在各地末端门店的广泛使用,以及多地网点完成自动化设备升级。
面对件量骤增带来的派件难、找件难、招工难等问题,末端门店通过提前铺设无人快递柜,实现了从容应对、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在北京,中通定福庄网点在10月20日前投用了5600个格口的无人柜,取件效率提升约30%,日均2000票的门店可减少2个人工,使快递员能更专注于上门服务。
在网点建设方面,以上海中通松江五部为例——网点通过搬迁新仓“以小换大”,今年旺季单日峰值业务量达到了23万票;同时通过布局云仓,将物流环节时效提升6-12小时。
当无人车穿梭于城乡,无人柜静立于街巷,中通正将“数智化”蓝图转化为每一位客户触手可及的高效服务,给出高效、稳定、环保的中通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