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暴跌至万余元,快递网点降本革命即将爆发

来源:快递观察家 2025-07-03 17:47 手机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不到2万元就能拥有一辆无人配送车,这在几年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2021年,一辆快递无人车的价格超过20万元,如今最低的裸车价已降至1.68万元。


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750亿件,日均4.8亿件。在庞大的快递网络中,末端配送的成本占比高达60%。随着行业内卷的加剧,快递企业单票利润仅为0.05元-0.25元之间。


伴随无人车价格不断下探,末端网点的“降本革命”已至爆发前夜。


价格相差不大如何选


无人车价格“跳水”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公司为了扩大规模,大幅度压低价格;另一方面则是技术迭代。比如早期无人车因采用昂贵的激光雷达导致成本高企,而如今技术路线已转向“视觉为主、激光雷达为辅”。


华研交运研报数据显示,新石器采用1颗旋转式激光雷达搭配12个相机,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单价从2021年的1万元降至2024年的2600元,降幅达74%。同时,动力电池价格近八年下跌68%,2024年跌幅高达20%。


另外,无人车企业将服务费与车辆分开定价,采用月付的方式也进一步降低了购车成本。


1751536256718645.png


与此同时,无人配送车的产能也在这两年明显提高。比如新石器自营工厂实现了10分钟下线一辆车的智造能力,客户从下单到用车最快只需7天。而九识的自贡生产基地今年4月正式投产,计划产能为3000辆每年,五年内完建后,基地产能将陆续达到每年10万辆。


目前来看,无人车降价的主要原因为竞争激烈,但行业整体存在技术迭代不明显和设计趋向同质化等情况,还没有哪一家完全脱颖而出。


不过,已有快递网点尝到无人车带来的甜头。一位加盟商算了一笔经济账:一台九识E6裸车价格是1.98万元,每月FSD(完全自动驾驶)服务费用1800元,按照五年使用计算总费用是12.78万元,平均每个月的成本约2130元。


1751536275834765.png


这个成本很显然大幅低于一个劳动力成本。而无人车更深层的价值在于灵活调度,“人工司机不可能随时待命,需要装满车才能发货,而且一天只有固定几趟,但这台无人车可以实现随时、随地、高频次配送”。


一家快递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对比实际落地价格来看,各家差距并不大,让网点决定下单的关键原因:在于品牌在当地是否有服务商,一旦车辆遇到问题可以在当地直接更换零件。至于能否大规模使用,目前最担心的还是路权。


行业尚处“爆发前夜”


尽管价格战火热,但从产业本身来说,量产爆发,还需要一个点火者。华泰证券测算,仅快递网点到驿站这一细分场景,预计无人车潜在市场空间为366亿元。


顺丰作为快递龙头,率先在行业投用车,被认为是行业商业化开启的标志性事件。2023年为百台规模,2024年进一步招标到千台量级,预计2025年无人车规模将扩至8000辆。今年4月,中通快递与新石器展开合作,计划未来落地10000台无人车。


不过,要想进一步大规模商用,无人车配送仍需翻越路权、成本、安全等多座“大山”。


从行业监管来看,目前尚无中央层面的产品准入和认证,都是以地方路权为中心,各地制定了自己的管理办法,做测试验证。这意味着每落地一城,需要单独申请牌照。现在业内公司,都是以类似地推的方式进行“攻城略地”,头部企业普遍都落地百城以上。


虽然如此,有行业人士乐观表示,预计3年左右或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而且,对于头部公司来说,目前的市场空间已经足够短期迅速上量了。


1751536294916953.png


菜鸟无人车总经理李强表示,除了快递场景之外,中国的城市配送领域大概有超过1000万台车(如小卡、微卡、轻卡),每年还有100万台的增量市场。无论是有替换需求的存量市场还是增量市场,都是无人配送车的潜在市场。


对于无人配送产业链来说,除了域控制器、激光雷达等必备自动驾驶硬件外,如何做到量产一致性、安全性,用车规级的智能驾驶硬件打造车规级的无人车,还有一定的距离。


那么,无人车距离大规模普及还有多远?一方面取决于智能技术进步与安全性能的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各地路权的保障问题。当然对于快递企业来说,谁能率先探索出一条与无人车融合降本的有效途径,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身位。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