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湖北省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骨架更加完善,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深入推进,运输结构持续优化,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取得显著成效。全省铁路货物运输周转量较2023年增长10%左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左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加快推广,货运组织效率大幅提升,交通物流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阳逻港航线与40条多式联运通道相互连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根据方案,湖北省明确推进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新建及迁建大宗货物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粮食储备库等,原则上接入铁路专用线。加快武湖作业区(西港区)等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配套疏港铁路前期工作。推进花湖国际机场高速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挖掘长江内河航运潜力,大力发展江海联运、水水中转运输和“散改集”,进一步巩固拓展武汉江海联运线路,探索打造铁水联运组织服务中心。推动降低铁路专用线建设和使用收费,压缩建设审批时间,建立专业化、多元化铁路专用线运营维护机制。
武黄铁路开辟铁水联运国际物流新通道。(受访者供图)
培育骨干交通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供应链效率。方案支持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实施。支持多式联运工程建设,对通过国家验收的每个项目给予2000万元一次性奖补。培育3家左右具有跨区域联通和全过程管控的多式联运骨干企业。支持单证电子化应用。推进铁路班列客车化运行。争创全国“铁水联运”品牌线路。
物流业是经济的“经络”,以公水、铁水等方式为主的多式联运,是交通物流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在武汉中远海运码头,集装箱从船上装到集卡车上,运至不远处的班列上,通过铁路专线到达成都的城厢站。这条开通两年的“汉蓉线”兼顾水运、铁路运输的优势。武汉中远海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湖北出台政策支持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有利于多式联运线增面扩,拓展连接东盟、衔接日韩、覆盖中亚、联通欧洲、链接全球的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