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快递服务分层与收费分级,谁是最大障碍?

来源:亿豹网 2025-04-09 17:45 手机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去年此时,在快递新规与新国标的推动下,一场关于快递分层服务的大讨论全面展开,甚至京东与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也在开始探索。


1744192050245697.png


亿豹网长期呼吁,将送货上门选项前置到电商平台,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这一步对于电商卖家、快递企业,还是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对于快递服务分层、产品分层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各大平台试水之后,却没了下文。


2024年4月9日,京东面向商家发布公告,鼓励第三方商家自主开通“送货上门”服务,商家需向快递企业额外支付一元上门费用。此前,拼多多部分商家也开启这一选项,供用户按需选择。而早在2022年7月,菜鸟曾与申通联合探索在淘宝平台前置按需配送选项,并在杭州、西安、嘉兴等城市试点。


对于淘系、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来说,长期包邮政策的施行,叠加电商平台低价内卷,随着包裹量的增加,下游快递企业利润不断被摊薄,话语权逐渐丧失,末端网点与驿站长期在夹缝中生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修订后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还是快递服务新国标,都强调了服务分层与收费分级的重要性,然而施行起来,却遭遇重重阻力。


1744191994321679.png


从理论上来讲,对电商平台还是个人散件,用户下单时,根据实际情况勾选上门还是代收即可,就像打车时选择拼车或者快车、专车一样,当然每种服务会有不同的价格区分,通过服务分层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而不是所有包裹都要一刀切必须上门,这看似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逻辑。


亿豹网发现,正是这样的正常逻辑,试图打破固有利益思维时遭遇困难。前置选项的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关键在于体制的突破,敢不敢冒这个风险。


当然,这里面有着电商平台、卖家、快递企业复杂的利益关联。他们担心一旦打破包邮体制,可能会面临用户流失,流量分散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但从整体大盘来讲,网购群体与快递业务量不会受到影响,而是流量的再次重新分配,谁来掌握这个主导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能从体制上逐渐打破壁垒,从前端开始分层,基于各个平台大数据判别,建立末端用户数据库,筛选出需要上门与投柜投站的用户,对于快递企业来说,不但能提升服务质量,更可以增加末端收入,改善网点与小哥的派费现状。


1744192024802672.png


由于包邮体制难以打破,导致末端网点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服务质量与企业品牌长期遭遇挑战。只有前端服务分层,末端才能制定相应的派费标准,小哥也更有积极性保持高品质服务。


假设对总部而言,具有上门需求的快件比普通的电商件收入高1.5元,其中0.8元是多支付给快递员的派件费。如果一个快递员一天上门送货100票,那这就意味着送货上门件能够让快递员一天多收入100*0.8=80元,如果一个月按照30天计算,那么一个月就多收入80*30=2400元。


分层之后,派费自然会上涨,快递企业和网点应对竞争时也更加游刃有余。道理业内人士都懂,如何打破瓶颈,而不是层层转嫁矛盾,考验着行业管理者的智慧与决心。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