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最新年报中,快运成为同城与供应链之后,营收增速位列第三的业务板块。
总体来看,快运业务的货量规模同比提升20%,直营网络的单日零担货量峰值超过6.9万吨,加盟网络的单日零担货量峰值超过3.2万吨。作为顺丰唯一的加盟板块,顺心捷达货量长期居加盟型快运市场前三。
顺丰的野心不止于此,近日顺心捷达以5.5亿元入股德坤物流,后者是由10家明星专线企业在2016年联合成立国内首个专线联盟品牌,主攻300kg-3T的大票零担,两者联手之后,顺丰将加快布局大票零担市场,抢占融辉、兴满等新兴网络型与专线平台货量。
直营快运板块,顺丰在32周年之际宣布大件产品全面升级,在业内首次推出晨发夕至“即日23:59”、晚发晨至“次晨12:00”的精准时效承诺,跨省最快7小时送达,重新定义行业时效标准,争抢跨越速运的市场份额。
跨省最快7小时签收
过去一年,顺丰控股在营收增速10.07%的情况下,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23.51%,全年归母净利润突破百亿大关,创下了在A股上市以来的最高纪录。
亿豹网发现,其中时效快递依旧是顺丰控股的“半边天”,收入增长5.85%至1222.06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42.97%;营收贡献排名第二的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53%至704.9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提升至24.78%;其次是快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79%至376.41亿元,占比提升至13.2%。
也许是受了时效快递的启发,顺丰始终认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或许成为本次顺丰快运再次提速的缘由。
“大件即日”是顺丰的王牌产品之一,本次强化了其“跨省最快可7小时签收能力”。而“大件次晨”也进行了颇具亮点的升级,首次推出“精准时效承诺”,即本次流向升级城市以往需要24至36小时完成派件,本次精准承诺至次日中午12点前完成派送。
在航空流向方面,重点城市互寄有1000多条流向实现“寄件时间+24小时精准承诺”;同时,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顺丰通过直收直派网络及全货机资源保障可做到16-24小时的差异化时效承诺。如位于珠三角的广东东莞往来长三角的浙江嘉兴,最晚21点寄件,次日17点前即可签收,全程仅20小时。
顺丰此次全面升级大件时效产品矩阵,尤其是推出精准时效承诺和多层级服务,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端物流市场的竞争优势,更被业内解读为这一动作系全面抢占跨越速运的传统客户。
又快又准地向竞争对手发起总攻,这得益于顺丰多年来积累的航空与网络规模优势。顺丰快运业务整体规模保持行业领先,快递网络则可以帮其提升服务覆盖密度和稳定性。近年来,顺丰内部力推的多网融通,也在降本增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满足制造业柔性生产需求,增强高端制造业客户粘性,在时效和服务范围双重提升的基础上,如果客户在时效、流向等方面有个性化要求时,顺丰大件也可以通过不同产品的匹配组合,更好地满足客户的综合服务需求。
大票赛道迎新对手
顺丰总裁王卫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向中通学到如何分利润,向跨越学到销售联动,向极兔学到拓荒开疆,在这个时代,顺丰要学到和一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产生共鸣。
正如王卫所言,顺丰在发力直营快运时效的同时,加盟板块的争夺同样没有放松。3月20日,顺心捷达以5.5亿元注资入股德坤,知情人士透露其将持有德坤物流约30%股份,顺心瞄准大票赛道,通过性价比优势与顺丰快运形成互补,抢占传统专线市场。
亿豹网获悉,事实上,去年年底顺心捷达就推出了大票零担产品,该业务快速帮助网络在业务规模、资源效率、时效成本等运营维度见效,此番战略投资德坤,无疑将再次改变大票零担市场竞争格局。
顺心捷达在今年的网络大会中,提出了应对2025年的新战略:三网一体,即做强基础网、做深融通网、做大大票网,全面满足市场及加盟商的需求。
也许是受了融辉物流短时间内货量暴增的刺激,再加上四处招兵买马的兴满物流,顺心捷达加速进攻大票市场的时机可谓恰到好处。有消息称,双方已经成立联合工作组推进资源对接,计划半年内实现部分区域运力共享与系统互通。
德坤物流此前曾获得海尔资本、中银投资的两轮融资,2023年在运联“专线收入TOP20”中以50.1亿元排名第一,“中国零担企业30强”中排第九,仅次于全网型快运企业,而顺心捷达也仅排在第七位。
德坤有优质的专线资源、顺心有覆盖全国的末端网络,双方此次联手可谓优势互补。顺心通过大票提升货量,用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而德坤获得注资后进一步强化网络执行力,双方的融合效果值得业内关注。
亿豹网认为,对于整个顺丰集团而言,传统快递业务增速放缓,资本市场表现差强人意,顺丰快运+顺心捷达+德坤物流的强强联合,是一次大胆的探索,或许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