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不停歇的传送带、全年无休的分拣机器人、高能耗电的无人车,快递物流越来越智能化的同时,行业整体的用电量也在持续上升。
于是,用电成本成了快递企业需要重点考量“降本增效”的板块之一。
针对用电问题,快递企业一方面选择“节流”,在包装和分拣、仓储、运输等各环节减少无效耗能。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开源”,在运转中心或者物流园屋顶铺设光伏发电设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目前,包括顺丰、京东、通达兔以及菜鸟、邮政在内,均已建设多个光伏发电项目,快递+光伏已成绿色物流标配,零碳园区成为快递企业ESG治理的新标签。
争夺阳光赛道
亿豹网发现,如果按照时间倒溯,早在几年前,快递企业就在布局光伏业务。
中通快递公众号显示,早在2017年,中通就在浙江台州转运中心布局建设首个光伏发电项目,同年12月27日该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目前,中通已在浙江塘栖、福建泉州、安徽芜湖、辽宁盘锦等多地陆续投产13个光伏发电项目,光伏铺设总面积达 27 万平方米。这些项目在2022年发电量约3000万度。按照中通既定目标,到2025年,计划累计完成约70个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
“绿色圆通”也不遑多让。
2023年以来,圆通通过光伏发电等方式,持续加大“绿色”投入力度。例如广东揭阳、杭州、上海等多地集运中心陆续投用光伏发电项目,光伏设施累计铺设面积达6.42万平方米。
2023年9月,圆通上海集运中心屋顶的光伏发电站正式并网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电十余万千瓦时。其光伏项目均采用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的并网运行模式,每年可产生 83.9 万千瓦时的电量。这些电能不仅能够充分满足集运中心自身的用电需求,剩余部分还能输送至集运中心附近的圆通总部办公大楼,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绿色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圆通全网拥有集运中心133个,可以说是拥有非常广阔的光伏资源前景。
另外,顺丰在光伏发电项目上布局较早,且实打实靠光伏发电,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并计划于2025年内完成所有转运中心的相关项目建设。
以顺丰福建凤安桥转运中心项目为例,按照规划该项目年发电量约600万千瓦,每年可减少电费成本约400万,相当于减少使用1848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928吨、保护林地0.74万亩,降本增效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包括顺丰鄂州花湖机场项目,屋面光伏约24.7万平方米,光伏幕墙约1.2万平方米,光伏总装机容量约34.4兆瓦,可将机场综合能耗效率提高10%,属行业内首例。
京东在“阳光赛道”上的布局,称得上行业中的大手笔,在绿色能源布局上成绩斐然。
目前,京东已经完成首批12座智能产业园的光伏系统安装。以上海嘉定 “亚洲一号” 为例,其光伏发电机组年发电量311万度。这些绿色电力,白天用于园区办公照明,夜晚则借助“汽车+车棚+充电桩+光伏”试点,为电动新能源车充电。
此前,京东曾宣布,到2030年,将联合合作伙伴搭建全球最大的屋顶光伏发电产能生态体系,做到京东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
申通上海转运中心光伏项目也是其标杆案例。该项目在屋顶铺设18000㎡光伏面板,设计总装机容量达1933.7千瓦,项目投入运行后预计每年可产生绿色清洁电量190万度,预计每度电用电成本高峰时段降低0.53元,日常时段降低0.17元,将为赵重园区每年节省70余万元的用电费用。
韵达方面,已经完成南昌、长沙等四地分拨中心的并网发电,其中长沙分拨中心装机容量达7.099兆瓦,年均发电量630万千瓦时,这是截至目前湖南省浏阳市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也是韵达全国首个实现并网发电的分布式光伏电站。
亿豹网获悉,韵达将在全国50多个产业园区推广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预计到2025年,在全国8个园区再建设合计约70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
快递+光伏=绿色优势
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指导下,2025年,快递企业降本增效开始上新强度。
一般物流园区以及转运中心、仓储中心等,屋顶闲置面积大且平坦,周边遮挡物稀少,光照资源丰富,适合大规模铺设光伏板。盘活这些闲置的屋顶、土地转化为发电资产,能够提升快递企业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园区产值。就其地理位置和周遭环境而言,天然适合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
通过在仓库、分拨中心、转运站等设施的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一是可以自发自用,降低高峰时段的高电价成本,比如分拣设备、冷链仓储的用电,长期节省电费开支。原本物流园区全年无休,是“能源消耗大户”,光伏发电既能满足用电需求又能节能减碳,从这点来看,快递+光伏是个一拍即合的双赢项目。
二是若发电量有富余,还可通过“余电上网”获得额外收益,国家对于电力补贴也可以是光伏项目增收来源,例如,部分地区对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0.1-0.3元/度的电价补贴。
从更具长期战略的视野来看,在“双碳”目标下的政策导向,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在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对于上市企业ESG要求越来越高,快递企业通过建设光伏发电,能够提升ESG表现,甚至吸引ESG投资,满足合作伙伴尤其是国际客户对于绿色认证的要求。
亿豹网认为,除成本因素外,快递企业建设光伏项目也是数字化转型的需要。
目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行业,而快递+光伏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一种创新实践,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物流过程的绿色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难而正确的选择
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24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迅猛增长,突破200GW大关,且分布式光伏的占比更是超过了六成。
光伏形势一片大好,各大快递企业都在“阳关赛道”竞相追逐,但优雅天鹅“水下”的吃力也不容忽视。
首先,光伏项目初期投资成本高,包括设备费用、安装费用、设计勘察规划费用甚至居间费、财务成本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数据显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成本范围通常介于1.4至2.1元/W之间,这对于重资产运营的快递企业无疑会造成一定的现金流压力。
亿豹网了解到,好在按照目前的市场情况,基本是光伏运营企业负责投资建设,快递企业几乎不需要掏钱。
后续维护方面,一般光伏系统的运维管理都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人员支持,保证光伏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发电。而且光伏系统的运维成本高,设备折旧率高,这也成为影响光伏企业投资的重要因素。
此外,针对物流行业特性,尽管光伏技术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快递+光伏模式需要高度的系统集成和智能化水平,以实现光伏系统与物流作业的无缝对接和高效协同。目前物流企业在系统集成和智能化方面仍存在不足,难以充分发挥光伏技术的潜力。
但毋庸置疑,绿色物流理念推动下,快递+光伏已经是大势所趋,只是在这个趋势浪潮里,能源转型和数字化转型并举之下,快递企业都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长期战略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