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企业的竞争,已经从总部下沉到网点层面。
近段时间,又有多地网点传出积压或停摆的消息,他们有的因为欠薪导致小哥流失,有的因为考核罚款被迫停运,还有网点主动退网。
在降派费的大环境下,末端网点在服务质量和成本控制上面临巨大挑战。派费下降、考核严苛、薄利甚至亏损,成为一线网点的常态。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如何提升管理效率,成为加盟商不下牌桌的关键因素。
降本增效各显神通
走进位于广州天河吉山新路街的韵达棠下网点,在2000余平米的操作场地内,一套直线自动化分拣设备正高速运转。这套设备,是网点负责人王丰平在2022年投资80余万元引进的。“以前人工分拣,一个小时最多分拣4000件,现在能分6000多件。”
2024年,王丰平又加大投资,将周边3家兄弟网点也吸纳到自己的网格仓中,共享自动化设备操作产能。这意味着更大的投入,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大家一起抱团,才能更好地发展。”王丰平说,“现在网格仓每天能轻松处理4万余件包裹,效率更高了,成本也降低了。”
在北京上地韵达,网点管理则细化到每一个角落。网点大手笔投资购买了全自动分拣线、弹力筐等装备,大幅减少小哥劳动强度的同时,有效降低快件破损率。
亿豹网发现,业务量持续上涨,快递单价却不断下降,无论是快递总部还是一线网点,只好向降本增效要利润。上马自动分拣线、购买无人车、区域外包给小哥,都被视为降本的利器。
在快递之乡桐庐,韵达新桐庐县网点引进了一套先进的翻板机分拣设备,182个格口实现了包裹直分到一线快递员。在网点负责人邹航飞看来,标准化建设不仅是快递网点的“必修课”,更是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
“末端服务标准化建设上,我们还率先在桐庐当地建设了第一家韵达形象旗舰店,为客户提供更舒适、便捷的寄递服务体验。” 邹航飞还对客户服务进行了精细化升级,通过分析每个客户的打包完成时间,合理安排快递员上门揽收,确保客户包裹第一时间发出。
面对辖区都是纯住宅小区,受场地条件限制,没法开设驿站等情况,韵达成都青龙湖网点负责人鄢大标自行研制移动快递柜,改善末端派送空间。
鄢大标设计的移动快递柜十分巧妙,充分考虑了实际使用场景。拥有92到148个格口两种规格,可以直接放置在三轮车上。车顶装有太阳能充电板,无需外部供电。此外,移动快递柜不需要支付物业费、安装费,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
深入客户花样服务
尝到投资硬件带来的甜头之后,越来越多的加盟商意识到,只有同步提升服务质量,才能让网点真正存活下来。
2021年,冯宝接手韵达上海松江九亭网点,一年后,网点拥有17名精兵强将,14辆快递车,日均3万余票的食品、日化用品包裹从这里飞向各地。而他的秘诀是,将服务做深、做细、做透。
在客户开发上,冯宝摒弃了传统的“广撒网”模式,选择了“深度服务客户”的策略。例如,他会主动参与客户内部会议,了解客户的实际痛点,甚至深入研究客户的客户,从而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他提出了“服务闭环”的概念,要求网点在揽件、运输、售后等各个环节做到无缝衔接。
在400公里之外的安徽黄山,黄山烧饼以其外皮酥脆、内馅咸香的独特口感,成为新晋网红食品。在销售旺季,如何应对爆单情况成为商家的一大挑战。韵达黄山网点针对旺季期间的客户需求,推出了分时交件和直送分拨等调整措施,确保客户的订单能够及时发出,避免因物流问题影响销售。
亿豹网了解到,黄山网点采用“进厂服务”模式,韵达小哥白天在客户场地进行装袋、码货、揽收等工作,驾驶员到达后直接装货,大大提升了揽收和发出的频次。另外,黄山网点采用客服两班跟踪模式,结合小达机器人的智能协助,帮助客户通过客户管家系统自行解决突发问题。
快递小哥是连接客户最直接、最频繁的点位,也是提升快递服务质量的有效抓手,也是很多网点从思考到实践的“创新”方向。
在北京昌平南口网点,有一支近30人的韵达团队,他们每天穿梭在南口镇、流村镇等四个乡镇的大街小巷,准时将一万多件包裹送到消费者手中。针对智橙网的生鲜包裹,网点开通了绿色寄递通道,优先电话联系消费者并按照要求进行派送,确保生鲜产品能够及时送达。
为了让快递服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南口网点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培养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快递小哥。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带领新员工熟悉业务流程,传授服务技巧,确保每一位新加入的小哥都能迅速融入团队。
与此同时,韵达总部也积极为网点服务赋能。面对如何更好服务广东地区服装家具灯饰等产业带的问题,近日韵达举办广佛中网点赋能培训,紧紧围绕广佛中地区的产业特点和电商生态,帮助提升加盟网点在精益运营、数智化服务等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