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广东顺心快运有限公司与深圳德坤供应链有限公司宣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顺心5.5亿元战略投资入股德坤。
过去半年来,融辉、兴满、中通智运等新玩家陆续进入大票零担赛道,市场热度升级。如今,顺心捷达牵手德坤物流跑步入场,大票零担成为新风口。
事实上,去年年底顺心捷达便推出了大票零担产品,该业务快速帮助网络在业务规模、资源效率、时效成本等运营维度见效,此番战略投资德坤有望快速通过大票零担与快运网络融合。
顺心入局后,大票零担市场怎么变?
顺心5.5亿元入股德坤 零担市场再迎百亿级玩家
大票零担的风,又吹起来了。
在顺心捷达刚刚举办的网络大会中,顺心捷达总经理吴雨轩在描述当前的行业背景时提到:存量竞争下,市场需求趋于平价化,加盟网络的增长来自于边界渗透。
2025年3月8日,顺心捷达2025年度会议上顺心捷达总经理吴雨轩演讲现场;来源:顺心捷达公众号
这或许是其对战略投资德坤物流的一个伏笔。
那么,顺心捷达与德坤物流战略合作后,大票零担会有什么不同?
早在2016年前后,安能、壹米滴答等新玩家通过“模式创新+资本驱动”的方式在快运市场快速成网。这种增长态势很快在相邻市场复制,一批专线带头大哥跑出来,试图用行动回答:大票零担能不能成网的问题。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整合、联盟、平台之风,从华南、华东一路向北,并于2018年达到高潮,诞生了三志、聚盟、德坤物流几张头部的大票零担网络。
如今来看,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大票零担网络的1.0时代。有着专线基因的平台,在带头大哥们的试错中摸着石头过河。
而这个过程中,各个平台也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化标签:三志为合伙人模式、聚盟为平台模式、德坤则为自营模式。过去几年,大票零担市场相对平静,头部的几张网络也不断吸引着符合自身基因的企业,从而加密网络覆盖。业内人士认为,德坤的直营模式虽然扩张速度较慢,但是走得最扎实。
从过去几年的业绩表现来看,德坤稳居零担三十强前十名,其中,2023年实现50.10亿元的营收,位居第9名。
德坤扎实的模式以及业务增长,使得其成立以来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2018年4月,德坤获得来自海尔资本数亿元的A轮融资;2020年5月,获得5亿元的新一轮融资。如今,又拿到顺心捷达5.5亿元战略投资。
据知情人士向物流进化TransLog透露,顺心捷达此轮5.5亿元的战略投资后,其将持有德坤物流30%的股份。以此推算,德坤的估值为18.3亿元。
根据零担三十强榜单数据,顺心捷达以2023年55.06亿元的营收位居第7名。顺心捷达与德坤融合后,零担市场将再迎一位百亿级玩家,改写零担格局。
同时,随着融辉、兴满、中通智运、顺心捷达等玩家进入大票市场,网络基因的注入,使得大票零担网络快速开启2.0时代。
收并购入网顺丰快速抢筹
作为国内快递行业的领军企业,顺丰近年来持续拓展业务边界,从快递、快运到供应链、冷链、跨境等领域构建全场景服务能力。
在相邻赛道找到最优标的进行收并购,是布局新业务的捷径。而通过这种方式进军新市场,正在成为顺丰一套比较成熟的打法。
2018年3月,顺丰以17亿元收购广东新邦物流71%的股份,成立了顺心捷达,部署加盟制快运赛道独立运营;8月,顺丰与夏晖成立合资公司新夏晖,并在2024年更名为顺新晖;10月,顺丰以55亿元的价格收购DHL在华供应链业务;2021年,顺丰斥资146亿元收购嘉里物流布局国际业务……
而此次为何战略投资德坤物流?
顺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大票零担是产业链物流的重要环节,与德坤的合作将强化顺丰在B端市场的服务深度,助力客户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一站式供应链管理。”
从产品策略上来看,战略投资德坤后,顺丰的大战略版图中补齐了大票零担(单票300公斤至3吨货物)业务。
这个公斤段里,市场整合的难度要远高于快递、快运等网络形态。要知道,与安能、壹米滴答等网络几乎同一时期起网的几个头部玩家,整合的进度都相对较为缓慢。
相对而言,加盟制快运网络,可以通过“中心直营+网点加盟”的模式,搭建框架,并通过投放政策的方式,在资本驱动下快速成网。
而大票零担网络,应对的是一个个专线老板,在业务模式之外,整合过程中还会遇到企业的合作模式、经营管理、利益分配、履约落地等复杂问题。因此,大票零担的整合可谓是费心、费钱、费格局。
而过去多年里,德坤们相继完成了市场启蒙,同时,新玩家再造势,将大票零担整合的风再次吹起。尤其是加上过去几年专线企业生存难度大幅提升,当“整合”成为必选项时,综合业务模式、带头大哥、资金实力等多种维度,市面上正在给出不同的选择。
而顺丰体系的全产业链协同、殷实的资金底子、网络化的形态,或许会加速德坤扎实的整合路径。正如德坤CEO在签约仪式中透露:“双方将在智能分拨、末端配送及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展开深度协同,共同打造高效、低成本的大票零担解决方案。”
顺心捷达新战略“三网一体”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顺心捷达在今年的网络大会中,提出了应对2025年的新战略:三网一体,即做强基础网、做深融通网、做大大票网,全面满足市场及加盟商的需求。
为什么要进行大票零担的布局?顺心捷达在发展规划中将网络的发展分成了三个阶段:一是完善网络、提升服务;二是关闭差距、稳定交付;三是规模能力、全面领先。
过去几年,顺心捷达快速挤入加盟制快运一梯队,进入了第二发展阶段。而要在一梯队稳步前进,这一阶段的顺心捷达还要有几个核心指标:
第一,追赶货量规模。
快递、快运是典型的网络效应、规模效应的场景,无论是加盟制快递,还是加盟制快运的头部玩家,都用“产品同质化——自营自建资产——适当价格战——扩大业务量——单票成本下降——市场份额提升”这样一套增长路径,验证了规模效应驱动下的螺旋式上升。
第二,极致的成本管控。
与1.0时代的大票零担网络不同,2.0时代的大票网络融入了快运的基因,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大票零担的业务布局,不是单纯以货量规模为目的。
一方面,需要形成多产品组合。对于末端加盟商而言,可以理解为小三方,他们手中有货主端的各种需求,对不同的网络又形成不同的标签,从而根据货主的需求去匹配不同的网络。因此,“快运+大票零担”从逻辑上,增加了加盟商的出货口,从结构上增加了网络的轻重搭配,是在加盟商与网络的可持续增长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另一方面,用货量驱动成本、时效与服务,帮助网络打差异化。2024年底顺心捷达便推出了大票零担产品,而根据加盟商的发货体验来看,大家普遍认为货量规模的增长,正在帮助网络进行车线拉直、发车加密,从而体现为时效能力的提升。这种与大票零担的融合,后续会陆续从成本、时效、服务等维度改善网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前类似安能这样的头部网络也曾尝试过大票零担业务,从长期的增长性、盈利能力等维度考虑的话,需要测试出一个运营模式的协同以及公斤段的临界值。
据知情人士向物流进化TransLog透露,双方已成立联合工作组推进资源对接,计划在半年内实现部分区域运力共享与系统互通。
市场关注点聚焦于顺丰的末端配送网络,能否与德坤的干线资源形成互补,以及数字化工具如何提升零担运输的透明度和时效性。协同效应充分释放,这一合作或重塑大票零担市场的竞争规则。
目前的大票零担市场,有成熟的专线基因的大票零担网络,也有网络基因的新大票零担网络,而顺心捷达与德坤物流这种一梯队玩家的战略合作,成为了“快运+大票零担”相对前沿的一次探索。
他们将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