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保持领先优势,全球快递物流巨头DHL正在进行彻底改革。
股价飙升背后的成本削减计划
3月6日,DHL公布了上一财年的数据,引发了股票市场的价格飙升,股票价格上涨10.2%,达到过去13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财报数据显示,DHL实现营收842亿欧元(约合909亿美元),同比增长3%,略高于市场的预期;息税前利润(EBIT)为59亿欧元(约合64亿美元),同比下降7.2%,但这一降幅低于分析师的预期。
DHL集团也强调,2024年的EBIT远高于疫情前水平,2019年EBIT为41亿欧元(约合44亿美元)。不过DHL的整体财务表现并不算特别出色,因为在去年DHL就已经两次下调了利润预期。
因此,此次引起DHL股价大涨的背后并不仅仅是财务指标的表现,核心原因主要在于其名为“Fit For Growth”(适应增长)的成本削减计划。该计划主要是为了应对业务量下降以及严格监管限制导致的营利困难,最终将导致DHL在德国削减8000个工作岗位,这将成为其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
据了解,DHL集团目前分为五大业务板块:
快递业务(DHL Express),主要负责高时效性文件和货物运输;全球货代业务(DHL Global Forwarding, Freight),主要负责国际海运、空运和陆运;供应链业务(DHL Supply Chain);电商业务(DHL eCommerce),主要负责德国以外国家的包裹运输;
德国邮政包裹业务(Post & Parcel Germany),主要负责德国国内市场的信件和包裹运输。
上述五大板块业务占比分别为29.1%、21.9%、20.9%、8%、20.1%。
成本削减计划主要影响德国邮政包裹业务。虽然在2024年的财报数据中,德国邮政包裹业务部门仍然保持盈利,利润率达到4.7%,甚至领先于电商业务。但是从长远来看,邮件递送已经不再是一个增长的行业,仅在过去2年,德国的信件数量就减少了1/4,越来越多的交流转向数字化。
此外,DHL还面临着巨大的监管压力,例如:DHL必须每周六天提供全国范围的邮件递送服务,这一要求在邮件量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成本高昂且日益缺乏盈利能力。
DHL集团首席执行官迈耶尔(Tobias Meyer)表示,虽然DHL近期提高了信件邮递的价格,但由于德国监管机构的限制,仍不足以支撑收益。
人员成本的不断上升也给DHL的盈利能力带来额外压力。3月初,DHL与工会Verdi 达成协议,为集体谈判协议涵盖的员工加薪 5%。这或许也是DHL决定在德国推出大规模成本削减计划的原因之一,因为德国市场具有强烈的劳资协议约束,员工薪资水平较高。
据估计,裁员8000人占DHL全球员工总数的1.3%,到2027年可为DHL节省超过10亿欧元的成本。
快递模式持续抢占货运市场份额
相比于德国邮政包裹业务,DHL的其他业务更具盈利能力。
例如:快递业务贡献的利润高达34亿欧元,占总利润的最大份额。DHL通过快递业务处理全球范围内的紧急快递件,通常利用自有货运飞机进行隔夜运输,并收取高额附加费,因此利润率较高;全球货代业务的盈利能力也超过了邮政包裹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196亿欧元,同比增长1.8%。
对于快递业务的未来发展,DHL集团首席执行官Tobias Meyer表示,货运在业务领域的表现尤为出色,集团也看到了综合运营商模式所带来的机遇。从历史上看,快递这一综合运营商业模式已经在市场上抢占了传统承运人-货代模式的份额,预计这一趋势将继续延续。
快递模式比承运商模式更适合处理某些货物,尤其在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等领域,将会有更多规模更小、价值更高的出货量,从而自然转变为集成商模式的最佳点。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机会,特别是在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领域的跨部门合作将使DHL对货运有更好的掌控,同时也能够更大程度地利用快递网络获得更大的发展。
在业绩报告中,DHL还提到,由于快递公司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可靠性和速度,能够满足B2B以及高端B2C货运需求,快递空运的增长速度已超越一般的航空货运市场。在周期性波动中,航空货运量的波动性更大,因此最近几个季度出现了更强劲的复苏。而从长远来看,快递空运的增长速度仍将继续超过整体的航空货运市场。
来源:DHL
谈及旺季表现时,Tobias Meyer表示,DHL的所有业务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旺季成绩单,不仅财务层面表现良好,服务质量也十分出色,同时DHL在收益和成本控制方面采取了精准措施,尤其是快递业务,货运结构的优化十分有利,最终实现了强劲收官。2024年第四季度,DHL的航空货运量同比增长8.1%至46.8万吨,全年航空货运量同比增长6.8%至180万吨。
物流货运需求面临全球不确定性
虽然DHL的国际业务不受德国市场的限制,但会高度依赖于全球经济形势。例如: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进出口减少,货运需求也会随之下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制裁措施可能导致关键贸易路线受阻,例如俄罗斯领空的关闭已经迫使许多货运航班绕行,从而增加成本;关税监管趋严和贸易冲突可能导致物流延误和成本上升,并使企业难以签订长期供应链和物流合同等。
此外,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政策可能会对物流行业带来额外冲击。虽然特朗普承诺减少政府监管,但在美国边境控制方面却实施了更加严格的政策。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政府近期表示将会改革价值低于800美元的进口包裹需缴纳关税的政策,这一调整可能导致海关检查积压,从而影响整个物流行业。
汇丰银行全球运输和物流研究主管 Parash Jain在DHL财报发布前就曾表示,由于需求疲软和供应链中断缓解,物流公司今年的利润增长可能会放缓,预计全球运输公司将削减成本,2025年全球集装箱贸易和航空货运吨数的增长将减半。DHL首席执行官Tobias Meyer也预计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将保持低迷,2025年全球政治与经济形势仍将充满不确定性。
其实不止DHL,很多全球快递巨头都受到了全球经济不稳定性的影响。例如:UPS在今年1月公布了疲软的财报数据,并将业绩下滑归因于经济放缓,其股价暴跌17%,创下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再如:在截至2024年11月30日的第二财季业绩中,FedEx的营业利润同比下降了18%,达到10.52亿美元。为了应对市场变化,FedEx正在推动一项大规模的成本削减和网络合并的Drive计划,包括减少白天飞行时数、优化航空和国际网络,以及关闭部分小型市场的终端等,旨在到2025年中期削减40亿美元的结构性成本。
可以说,在全球环境影响下,对于包裹快递行业的未来发展,巨头企业们都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
押注电商物流市场寻找新增长
虽然全球经济面临挑战,DHL仍看好电子商务市场,尤其是国际包裹投递业务。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购物而非实体店采购,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正在迅速增长,尤其是来自中国的低价商品在海外需求旺盛。专家预计,到2028年,仅在西欧,这个数十亿美元的市场就将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长,而中国市场的增长率可能会更高。
DHL希望从这一趋势中受益,并正在有针对性地投资扩大自助取货柜(Packstation)网络,目前已经在全球布局约15000个站点。这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灵活性,还降低了最后一英里的配送成本,即从配送中心到消费者家门口的终端物流环节。
然而,电商物流市场的竞争极为激烈,全球主要物流公司都在争夺市场份额。这从各种各样颜色的快递车就能看出:紫色的FedEx、蓝色的Hermes、棕色的UPS还有黄色的DHL;另外,亚马逊作为DHL的主要竞争对手,已凭借自有配送团队占据了25%的市场份额,成为德国第二大快递公司,仅次于DHL。
因此,综合种种情况来看,DHL在未来能否保持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