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小哥扎根西藏十三年!像牦牛一样能‘扛’的他屡获殊荣

来源:圆通之家 2025-02-17 09:58 手机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贺海岩至今忘不了第一次来拉萨的高原反应——头痛欲裂、鼻血直流,爬一层楼要喘上十分钟。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要盯着手机里老家甘肃庆阳的照片看很久,恨不得立刻买票回去。


但谁也想不到,这个被高原“毒打”的西北汉子,竟在拉萨一扎就是十三年,从之前20平方米的小网点负责人,成长为圆通拉萨分公司的运营骨干,更见证了西藏快递业从“毛细血管”到“动脉网络”的蜕变。


2013年的拉萨,快递业在这里还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跌跌撞撞,也没有太多人关注到。那时候的贺海岩,在亲戚和朋友的介绍下,决定和妻子勇敢尝试一把,从老家来到这里成立了圆通拉萨雪新村网点。


1739757363622049.png


20平方米的小门面,当时还全靠人工分拣、人工翻面单,再加上高原缺氧让贺海岩的工作如同负重赛跑:搬货时经常眼前发黑,送货途中经常停车呕吐,夜里睡觉总被头疼惊醒。妻子心疼得直抹泪,贺海岩却咬牙买了本藏语手册,决定开始学习当地人的语言。“当我能听懂当地人对我说‘突及其’(藏语‘谢谢’的意思)时,我就觉得吃的苦还是值得了。”


这份近乎执拗的坚持,最终让何海岩在高原扎下了根。2018年,妻子回老家照顾出生不久的孩子,基于对业务的熟悉和长远的考虑,贺海岩决定到圆通拉萨分公司负责营运和操作事项的工作。“当年,在西藏的亲戚也回老家了,这边就剩我一个了,但我发现我已经习惯了这边,已经离不开拉萨、离不开圆通了。而且最主要的是,我觉得这个工作很有干头。慢慢地,家人开始理解并支持我。”


在拉萨分公司,同事们都形容贺海岩“像牦牛一样能‘扛’”——这个“扛”,不仅是指体力上的能“吃苦耐劳”:凌晨五点接货、冒雪翻越海拔5000米的雪山送货、在零下20℃的寒冬里检修传送带,更是心理上的强大,“乐观、上进”是身边人对他的一贯评价。


十三年间,他先后荣获分公司优秀员工、先进个人等荣誉十余次,把圆通的工服穿成了“第二层皮肤”。


1739757429975818.png


今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得知消息后,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贺海岩没有丝毫犹豫,主动请缨,马不停蹄地帮着筹措物资,驰援灾区。驾驶10多个小时后,他将圆通调拨与采购的首批救援物资第一时间运抵灾区。


“物资抵达的那一刻,我对我们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贺海岩说,“我觉得快递实在太重要了,特别在像西藏这样的偏远地区,一旦发生灾情,最需要支援之一的就是‘快递’。”


这些年,西藏的快递业发展也很迅猛。在贺海岩的印象中,为了跟上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拉萨分公司接连搬了好几次家,不断扩容场地、升级自动化设备、夯实基础设施。


最让贺海岩自豪的是,拉萨分公司从最初只能将包裹送达至市区,到后面逐渐覆盖到县城,如今已能抵达珠峰脚下的村落,网络覆盖全拉萨的乡镇及行政村。


眼下,在拉萨分公司的操作场地内,贺海岩正熟练地分拣着“高原特色件”:清晨收来的新鲜牦牛肉要赶午间航班,藏红花和虫草需特别加固包装……“拉萨分公司出港主要有牦牛肉干、藏红花、虫草、松茸等很多本地特产以及西藏特色服饰,旺季一天能有3000件左右。”贺海岩介绍,通过圆通“航空件”助力,时效一般在3天左右,给不少西藏本地的商家客户带来了便利。


“我其实说不上来为什么能呆在这里这么久,为什么能做快递做这么久,但看着从内地寄来的浙江工厂的羊毛衫,北京孩子给阿里支教老师寄来的维生素,我想没有快递,西藏就真是‘离天空最近,离人间最远’了。我想可能这就是我的原因,我对这里已经有很深的感情了。”


夜幕降临,贺海岩检查完最后一车发往成都中心的包裹,手机突然响起——是在老家的妻儿给他打的的视频电话。屏幕那头,上初中的儿子举着刚收到的包裹:“爸爸,你给我寄的礼物到啦!”贺海岩此刻的笑就像西藏高原的阳光一样纯净、灿烂。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