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独立第三方即配平台在2016年诞生,由顺丰控股集团孵化。在没有商流绑定、同城配送模式不被看好的背景下,它快速完成从孵化、独立到上市的“三连跳”,于2021年底一跃成为“第三方即时配送第一股”。
其它公司可能耗时十余年都达不到的速度与规模,顺丰同城压缩到了数年。连续六年的营收高增长、利润率改善后,顺丰同城又在2023年打破“同城配送企业获益有限”的传统认知,以“行业首家真正盈利”按下快进键。
根据8月28日公布的财报,顺丰同城2023年上半年营收57.49亿元,同比增长28.8%;毛利率提升至6.7%,毛利约为3.83亿元,实现净利润0.3亿元,首次扭亏为盈,且均创历史新高。
稳定改善的数据背后,顺丰同城用与众不同的盈利解法兑现了一个增长逻辑。那就是,在规模经济、网络效应、高价值订单织密、单位履约成本降低等效应下,健康增长似乎是必然,独立第三方即时物流也不例外。
今天,顺丰同城已经是即时物流盈利第一股,也处在一个极为微妙的位置。一方面,它率先以盈利鸣枪,领跑行业奔向竞争下半场,产业发展向纵深推进。另一方面,行业从竞争走向竞合已成趋势,其他留在牌桌上的主流玩家也颇具实力。顺丰同城曾利用“第三方”、“唯一性”、“差异化”等优势甩开对手,未来能否进一步提高市占率,探索更大增长空间,是极富想象力的关键一步。
为抓住新机会,顺丰同城从今年开始进行了多项调整。8月28日,顺丰同城同时宣布牵手美团外卖探索行业内互联互通,指向更稳定可持续的即时配送和更高配送服务标准;此前,公司已与抖音、微信、阿里等生态合作拓展服务边界,探索直播电商、私域流量建设等领域的新玩法。
现在,顺丰同城不断向前进化,更强大也更包容,盈利密码、成长潜力均是最直接的证明。
一、站上风口,“盈利”还需自身硬
在一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内,将各种商品送至客户手中,这样的商业模式曾经难以想象。同城即配改变了这一切。它的出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亦催化出餐饮外卖、同城零售、近场电商、近场服务等多元场景的成熟。
2014年前后,达达、闪送、UU跑腿等多家平台陆续进场,服务品类从餐饮外卖扩展至生鲜零售、跑腿,消费场景有了多元的苗头,但业务投入较大、获益有限是平台需直面的现实。
是否入局考验着企业的魄力与耐力。从结果看,顺丰同城选择在2016年进入即时配送赛道,推出同城“即刻送”产品,为餐饮外卖、商超、生鲜等B端客户提供服务,此后,一路高速成长,将自身业务逐渐扩至C端、最后一公里等。
但在定位与商业模式上,这些行业玩家们出现较大差异。一类是以顺丰同城为代表的独立第三方服务商,不介入商流,专注于物流,与其他平台不存在流量竞争,主要依据提供的配送服务收费;另一类则是美团配送、达达等背靠美团、京东到家等拥有强大商流的本地生活平台的配送商,强调流量优势,主要对平台上产生的GMV抽取服务费和广告业务变现。
如今,同城即配行业的服务边界还在不断扩大。多个研报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同城即配服务的需求愈发成为本地生活企业争相布局的热门领域。目前,占比靠前的平台包括顺丰同城、美团配送、蜂鸟即配、达达、闪送等。
对比盈利能力可见,主流的几个同城即配玩家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与一些企业的亏损扩大之势不同,顺丰同城、达达在2023年相继宣告盈利。但值得一提的是,达达目前只是在2023年第二季度盈利,整体上半年仍亏损,顺丰同城成为真正意义上行业首家盈利企业。
(图片来源:顺丰同城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会)
亏损与盈利之间,顺丰同城的逆转成为一个缩影。这背后,随着玩家逐渐多元,全场景逐渐成熟,竞合关系逐渐复杂,商流和物流加速解绑,独立第三方服务商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独有的盈利路径支撑下,顺丰同城与对手们的差距亦正在拉大。
二、增长密码是什么?
具体从商业模式看,顺丰同城的业务可以分为三大部分:2B同城配送(商户)、2C同城配送(个人)、最后一公里配送。其中,餐饮外卖、同城零售和近场电商构成2B同城配送的主要增长来源,近场服务构成2C同城配送的主要增长来源。
(图片来源:顺丰同城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
2B同城配送是顺丰同城最早切入的市场,也是收入占比最大的引擎。2023年上半年,面向商家的2B同城配送实现收入约24.19亿元,在总收入中占近42%。
在商流决定物流,物流反哺商流的大逻辑下,上游商流面临重构,商家正从多个方向爆发出强烈的同城配送需求。如何抢占更多B端高价值商户?这是摆在所有同城配送平台面前的一个大命题。
据顺丰同城在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会上的披露,流量多极化趋势下,其在连接上游参与者的份额、深度、广度方面均为行业第一,截至2023年6月底,平台上的年度活跃商户规模达到38万,同比增长27.2%。目前已与瑞幸、麦当劳、百胜等品牌私域商家,抖音、微信等综合流量平台,叮咚买菜、叮当快药等垂直平台建立合作。
《财经》新媒体梳理发现,拓场景和品类是顺丰同城B端同城配送收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相较于集中式平台带来的同质化配送服务,独立第三方定制帮助顺丰同城吸引了大量希望自建流量入口的商家,反哺渠道和流量。对比其他捆绑流量平台,以自身餐饮或商超配送为主的服务商,顺丰同城表现出更强的需求匹配性,优质的KA客户构成业绩增长的重要抓手。
具体来看:首先,商流和物流解绑助力下,顺丰同城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独立第三方平台更能吸引商家合作,协助商家减少对中心化平台的依赖,建立或者增强自有销售渠道,不少布局私域流量的商家自然很愿意和其开展合作。其次,电商直播等新风口下,抖音、微信等流量平台不太可能自建物流,考虑到各平台商流层面的竞争,选择与顺丰同城合作在战略上更安全,需求匹配更好。最后,面对履约要求更高的配送需求,顺丰同城的专业性亦成为物流平台合作互补的最优选。
此外,在C端同城配送方面,除了以多种下单渠道全面触达个人消费者,其增长主要靠服务品质和能力拉动。据悉,顺丰同城目前全面覆盖取送、代买、代办、快递取送及商务功能五大业务类型,其提供的到付、“安心送”等增值服务在行业较为少见,但商务件及贵重物品寄递客户较为看重。此外,C端还打造了专属运力“先锋骑手”队伍,以强大的运力保障与高标准的服务质量作支撑,2023年上半年,顺丰同城面向消费者的同城配送业务收入达9.69亿元,同比增长25.4%。
(图片来源:顺丰同城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会)
满足B端、C端的同城配送需求外,顺丰同城也在与顺丰集团业务板块之间展示着强大的协同性。一方面,双方整合资源,共同为客户打造仓配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顺丰同城则作为弹性运力,为顺丰集团和其他传统物流公司提供最后一公里配送,帮助解决其订单高峰问题的同时,实现各环节提速。此举也进一步帮助顺丰同城订单量扩大从而降低单位成本,提升底盘效率。在此推动下,2023年上半年,顺丰同城最后一公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3.8%至23.61亿元。
三、规模效应渐显,后劲如何?
目前来看,全场景矩阵构成了顺丰同城稳固的基本盘,稳定的服务质量提高了客户忠诚度。通过近几年多场景融合、多业务模式的运营和智能调度系统的迭代,其成本、效率已经追上订单规模更大的平台。
六年时间,在核心业务的不断加码下,顺丰同城经历了一场增长逆袭,也见证着同城即配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崛起。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消费市场步入以新业态、新消费模式、新服务场景及新客群为特征的新时代,全业态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顺丰同城将迎来更大的业务增量空间。科技创新驱动降本提效下,规模效应及网络效应或将进一步释放。
华福证券在研报中分析,第三方平台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客户群。网络效应会使顺丰同城在客户群、订单履约能力及订单量方面具有可持续的快速增长潜力。稳固的运力网络及全场景网络布局协助公司积累了服务客户的经验及客户洞察力,进而支持顺丰同城进行更多的场景覆盖,新的场景带来了新的订单量,由此顺丰同城能吸引更多的骑手入驻,提升运力池储备和履约能力,形成正向良性的商业闭环。
(图片来源:顺丰同城公众号)
另一方面,规模效应会带来更高的运营效率。顺丰同城的全场景订单组合为公司带来了订单密度和订单量的高速增长,提高了骑手的使用效率。通过对不同细分市场的订单进行精确重组及优化订单结构,能有效平衡骑手的订单量及负荷,订单结构的平衡降低了配送成本,并进一步优化了单笔毛利。
《财经》新媒体注意到,顺丰同城目前是业内能助力末端营运效率的头部即配企业,在新场景开拓上表现出业内独有的优势。通过全场景业务模式和“中长距+下沉”的差异化网络能力,高度契合餐饮和非餐行业商家的多样化即时服务需求。2023年上半年,茶饮收入同比增长80%,医药、美妆、母婴、宠物与珠宝等零售品类收入同比增长超100%,非餐场景收入稳健增长,占比已超过60%。此外,随着持续深耕下沉市场,上半年下沉市县收入同比增长20.2%至12.44亿……
“大方向对了,胜率就不会低。”“找出行业第一名,搞清楚为什么好,是不是稳定的,会不会轻易被第二名超越。”谈及长期优异业绩的“秘诀”时,很多投资老将表达过类似观点——他们寻找贴合时代背景的投资机会,力求发现最优秀的企业,产值大、成长性强、独一无二的竞争壁垒均是确定投资对象的重要维度。
同城即配下半场的终点到底在哪,还要参与者们一边参赛一边摸索。不难想象的是,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独立第三方平台,顺丰同城未来还会持续受益于即时零售及消费私域化趋势。而其将给出什么样的成长战绩,留待后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