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披露的1月份主要经营指标显示,业务收入方面,顺丰控股的1月营业收入位列第一,远超其它快递公司。单票收入方面,4家快递公司中只有顺丰控股1月单票收入同比下降,降幅为2.35%。
2月6日,记者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了解到,2022年,我国物流业经受疫情冲击、需求不足和成本上升多重压力,总体实现平稳运行,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平稳增长。
1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265,与去年农历同期相比提升1.5%。其中发展规模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和发展趋势指数分别为290.2、202.4和103.6,分别同比提升19.4%、0.9%和27.7%,服务质量指数为356.4。
1月份,业务总量指数为44.7%,环比回落1.3个百分点,显示因节日因素物流业务规模有所缩减。平均库存量指数和库存周转次数指数分别为48.4%和43.5%,环比分别回落0.8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
2022年,公司全面启动三年百亿级产能提升项目,扩大全网吞吐产能,全年共完成82个产能提升项目,推动常态吞吐能力站上日均5000万单量级,带动公司业务量及市场份额大幅增长。
月度经营数据显示,2022年顺丰控股速运业务业务量达到约110.73亿件,同比2021年增加约5%左右。市占率从四季度开始稳步升高,2022年10月市占率为9.52%,11月市占率达到10.21%,12月市占率继续走高,达到11.15%。
对于业绩变动主要原因,申通表示,快递价格同比去年有所回暖,公司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通过深化数智运营、改善时效及服务质量、推出按需配送服务等多项举措产品定价能力显著增强。
1月21日,德邦公告与京东方面签署2.73亿元供应链合作协议,其中,德邦将向京东集团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及咨询服务,交易金额上限合计不超过1.8亿元;另外,德邦将向京东物流集团提供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与物流服务,交易金额不超过9300万元。
数据显示,自春运开始以来(1月7日至27日),全国快递业揽收快递包裹39.4亿件,较去年农历同期增长12.5%,投递快递包裹49亿件,较去年农历同期增长21.7%。
当然也确实有产业转移的因素。彭澎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近年来,部分轻工产业转移到揭阳等地级市,这些地级市成本更低,产业转移过去也有利于降低物流、生产、仓储等各种成本,因此整体上看,产业的转移和外溢也一个趋势。
分省份来看,贵州、黑龙江、湖北、湖南、安徽等省2022年业务量增速居前,北京、上海、天津、山西、内蒙古等省市陷入负增长。
持续开展关爱快递员“暖蜂行动”,新建爱心驿站3万余家,协调解决保障房3500余套。2023年,全行业将继续推广快递企业末端派费核算指引,督促企业落实派费调整承诺,保障快递员合理收入。
中国邮政只有以“线上+线下、进城+下乡、网点+站点”“三大核心要素”“五大合作”的具有无垠市场的农村电商为牵引,以“国际国内无处不在的物流”国家队为保障,以六大国有行之一的邮储银行和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中邮保险、中邮证券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