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外部不利影响加深的背景下,我国快递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持续上升,结构质效呈现方向性变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基础底盘作用显现。
▍快递市场快速增长,行业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通过季节性调整模型测算,一季度,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和业务收入预计分别完成450亿件和34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11%左右,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年货寄递成为行业增长的亮点,据商务大数据对重点电商平台监测,年货节活动期间(1月7日至2月5日),全国日均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2%。年货寄递规模持续攀升,1月第三周(13日-19日)快递业务量达46.2亿件,日均快递业务量达6.6亿件。春节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全国揽收快递业务量11.45亿件,与2024年农历同期相比增长31%。全行业净增量接近80亿件,充分彰显了行业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注:2025年3月快递业务量数据为模型预测数
行业保持快速增长,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网络购物的带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1-2月全国超九成省市与平台合作开展以旧换新,手机等3类数码产品增长17.9%。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预计完成2.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约为23.3%,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趋势增强。二是农产品上行步伐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不断健全,农村快递的便捷性和稳定性持续提升,农产品线上销售规模快速提升。三是逆向物流需求释放。网络购物环境持续优化,退换货更加便捷高效。重点快递企业拓展产品维修、生活服务等业务,衍生了更多逆向需求。快递市场的快速增长增强了经济回升向好的信心,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长期位于55%以上的高景气区间,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月高0.9个点,连续三个月回升,市场预期和信心改善。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全国物流保通保畅运行情况》
▍市场结构持续优化,中部快递崛起势头强劲
从区域结构来看,一季度,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预计分别为71.2%、19.6%和9.2%,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3.5%、15.7%和10.8%。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3个百分点。中部快递增长势头强劲,同比增长超过30%,占全国快递市场份额接近两成。
一季度快递业务量区域结构
注:一季度区域结构数据为预测值
从产品结构来看,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预计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7.7%、90%和2.3%。与去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下降1.8个百分点,异地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上升1.7个百分点,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的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
一季度快递业务量产品结构
注:一季度产品结构数据为预测值
从增速对比来看,跨境寄递业务量增速高于境内快递业务量增速,国内异地快递业务量增速高于同城快递业务量增速。从主体结构来看,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预计为87.2,同比提高2.1,市场份额和资源要素加速向头部快递企业集聚。
▍重点地区增速分化,部分城市排名变动较大
从市场规模来看,1-2月,快递业务量排名前15的省份合计完成快递业务量256.4亿件,同比增长22.3%,低于全国增速0.1个百分点,合占全国的比重超过九成。省份增速出现分化,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上海、江西、陕西8个省份增速高于行业增速。其中,广东和浙江分别完成快递业务量68亿件和46.7亿件,同比分别增长21.8%和8.6%,两者合占全国比重为40.3%,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从增长速度来看,全国18个省份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甘肃和内蒙古快递业务量增速超过50%,河北、河南和宁夏快递业务量增速超过40%,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成为行业增长的亮点。
2025年1-2月快递业务量TOP15省份对比(单位:亿件,%)
从增长贡献度来看,广东遥遥领先,对全国快递业务量增长贡献率达23.3%,河北、河南、江苏、山东、浙江也是重要的增长来源,对全国快递业务量增长贡献率均超过6%,为稳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从重点城市来看,全国快递业务量前15的城市完成快递业务量128.2亿件,同比增长19.5%,比全行业增速低2.9个百分点。城市间增速出现分化,9个城市快递业务量增速高于全行业增速,城市排名出现较大变动。郑州替代北京跻身前十之列,揭阳超苏州和杭州跻身第六,北京下降三位降至第十三,与后续城市差距缩小。从区域增长变化来看,业务量增长主要来自珠三角地区,但这些区域内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广州、深圳、揭阳、东莞和汕头。
▍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快递服务质量稳步改善
一季度,主要快递企业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邮政快递枢纽建设,加快分拣中心自动化升级,增强自主运输能力,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快递企业开工建设长沙跨境智能物流产业园、常德智慧科创园等园区,快递企业海南总部及航空物流枢纽基地投入运营,产业园区建设规模扩大。
主要快递企业持续扩大进村服务范围,在西部地区增设快件集运中心,使用智能技术优化集运流程,有效保障偏远地区服务质量,内蒙古、西藏、新疆等地快件投递质量明显改善。
主要快递企业新增“鄂州=奥斯陆”“深圳=曼谷”“泉州=克拉克”等多条跨境全货机航线,部分快递企业成立无人机公司并大规模购置无人机,快递无人机运输和投递范围推广。干线运输车辆自营化率进一步提高,专线数量增多,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更为紧密高效,快递综合运输效能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部分重点企业接入DeepSeek,完成私有化部署,快递数智化水平显著提升。
2024年1月-2025年2月重点地区快递服务72小时妥投率变化(%)
行业服务质量稳步改善,1-2月,快递服务满意度为84.9分,同比提高1.2分。根据月度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重点地区72小时快递服务妥投率为81%,同比提高7.7个百分点。
▍积极因素明显增多,行业长期向好趋势强化
一季度,快递市场运行开局良好,主要指标增速稳中有升,新动能培育壮大,发展质量稳步提高,这是在外部不利影响加深、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的条件下实现的,显示出快递市场的强大韧性与活力,为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开了好头。从全年情况看,快递市场保持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多有利条件。
一是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今年,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助于增强动力、激发活力、稳定预期,将为快递市场需求增长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是市场需求空间广阔,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随着居民消费能力逐步提升,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内需潜力有序释放,将促进经济循环畅通,快递产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需求结构更趋多元化,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
三是增长动能依然强劲,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降本提质增效带来了新机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将充分激发市场发展活力。
四是行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网络购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两进一出”发力显效,市场要素资源活跃,投融资比较频繁。
总体来看,2025年快递业务量规模保持两位数增速可期,行业将延续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作者系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