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快递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转型挑战,外卖侵蚀快递,离我们还有多远?

来源:双壹咨询 作者:云鸿 2025-09-02 14:36 手机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一场由百亿补贴推动的即时零售浪潮正在重塑中国电商格局,传统快递业务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转型挑战。


2025年以来的外卖大战,不仅是一场互联网巨头之间的流量争夺战,更是零售物流体系的重构序幕。阿里巴巴、美团和京东三大平台投入数百亿补贴,推动即时零售日单量从年初的约1亿单猛增至7月的2.5亿单。


这场竞争虽然因监管干预而逐渐回归理性,但它已经深刻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预期,对传统快递业务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1756795043918251.png


业务边界逐渐模糊


外卖平台通过“30分钟达”的即时配送能力,直接冲击传统快递的同城业务。数据显示,2025年1月同城快递业务量同比下降12.2%,而自2019年至2024年,同城快递占全国快递业务量的比例从17.4%骤降至8.9%。


这意味着,原本通过快递运输的生鲜、日用品、药品等高频刚需品类,正以每年超15%的速度转向外卖平台配送。


更值得关注的是,外卖平台的“全品类战略”进一步模糊了业务边界。例如,美团闪购已覆盖服饰、美妆、3C数码等非标品,淘宝闪购通过“秋天第一杯奶茶”等营销活动实现日订单量破亿,这些原本属于传统电商+快递的业务场景,正被外卖即时配送体系快速替代。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同城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6.2亿件,同比增长3.0%;异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05.0亿件,同比增长23.5%;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3亿件,同比增长25.8%。


这一数据清晰表明,快递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异地和国际业务,同城快递的增长明显滞后。


与此同时,外卖业务的订单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京东外卖2025年Q2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入驻品质商家超150万家,截至二季度末全职骑手规模已突破15万人。


而美团和饿了么的订单量更是远超京东,形成了明显的头部效应。各平台竞争重点从单纯的外卖配送转向更为广泛的即时零售领域。平台近年来增速最快的业务已经不是餐饮外卖,而是本地商超外卖,这种转变表明,平台正试图将传统电商的核心品类纳入即时配送范围,直接侵蚀了快递企业的业务基础。


时效习惯的改变


在对即时性需要要求越来越高的市场,消费者已经习惯于分钟级配送的服务预期。这种预期的形成,使得传统的“当日达”甚至“次日达”服务显得缓慢。


外卖平台依托海量骑手与智能调度系统,构建了传统快递难以复制的即时配送网络。以美团为例,其“超脑”即时配送系统每小时可进行29亿次路径规划,平均0.55毫秒为骑手规划1次路线,大幅缩短配送时长,这种“毛细血管式”的覆盖能力,使得外卖平台行成近场碾压优势。


外卖平台对于下沉市场的渗透,通过驻店+商圈+全城的弹性运力模式,在三四线城市实现末端单量数倍增长,而传统快递在县域的配送时效普遍滞后2-3小时。这种配送网络的优势直接体现在订单处理能力上。2025年Q2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而美团和饿了么的订单量更是远超这个数字。外卖平台通过众包+全职的混合运力模式,构建起覆盖更广、成本更低的配送网络。数据显示,外卖骑手的日均配送成本比快递员低30%-50%,且在恶劣天气下的履约率更高,相比之下,快递企业的配送网络在即时性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消费者对即时配送的依赖已从餐饮延伸至日用百货和药品等多元场景。快递企业普遍采用"一日两派"的固定频次与集单配送模式,导致末端时效存在天然瓶颈。


即时零售对快递的冲击与机遇


即时零售对快递业务的侵蚀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品类拓展、消费习惯改变和速度优势。


水果生鲜、饮料酒水等品类最适配即时零售。这些高价值商品正是京东物流亚洲一号仓的重点品类,如今却正在被即时零售平台分流。


消费习惯方面,消费者从“囤货采购”转向“即时满足”。业内有关消费调查显示,“95后”人群更加注重配送速度,超过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在购物当天收货。


速度优势是最明显的冲击。“次日达”基本已经是传统电商的极限,而即时零售却可以将时间缩短到半个小时。这种速度优势正好迎合了现代消费者对即时满足的需求。


然而面对即时零售的冲击,传统快递企业正在多维度布局。


京东完成对达达的私有化收购,并大力招募全职骑手。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京东外卖全职骑手规模突破15万人。京东还通过构建高端电商物流供应链体系,已实现主要城市半日达,但这一优势在即时配送面前被削弱。


同时快递行业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覆盖广阔的地理范围、处理大宗商品以及提供经济高效的跨区域物流方面,快递服务展现出独特的竞争力。此外,快递在长距离运输和批量订单上的成本优势,与即时零售的本地化、小件配送形成互补,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消费需求。这种多样性确保了在时效习惯变迁的背景下,快递行业依然能维持其核心地位,为整体物流生态提供稳定支撑。


共存而非替代


即时零售是否会完全替代传统快递?短期内即时配送不会动摇快递市场基本盘。但长期来看,高价值商品的跨区域配送可由同城配送补充,未来可能会形成一种分层配送体系:即时零售满足30分钟内的急迫需求,同城快递满足2-4小时的需求,传统快递满足次日达及更长时间的需求。


快递行业进入效率与服务竞争阶段,需升级运作模式。头部企业如顺丰、京东、中通等凭借空运能力、供应链、无人化等高阶资源仍具竞争力,仅依赖传统快递服务的公司面临风险,可能在行业转型过程中率先遭遇危机。


外卖侵蚀快递这一现象已在市场中初现端倪,但快递企业也在积极应对,通过自身优势的发挥和策略调整,努力抵御外卖平台的冲击。未来,外卖平台与快递企业将在融合与竞争中不断发展,市场格局也将随之持续演变,最终受益的将是广大消费者,将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个性化的配送服务。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