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中滩镇的清晨,桃农张成林已在枝头挂满果实的桃园中忙碌。随着一辆辆印有“韵达”标识的车辆驶入村头,他精心采摘的鲜桃开启了从田间直达全国餐桌的旅程。韵达通过今年推出的“智橙网·韵鲜达”服务,优化寄递模式与包装方案,并赋能电商销售,有效破解了当地鲜桃“出村难”问题,显著提升了果农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切实的物流助力。
天水市中滩镇是知名的优质鲜桃产区,以“仓方早生”、“北京七号”等品种闻名。然而,鲜桃皮薄汁多、易损难储的特性,曾长期制约其外销。以往,当地果农主要依靠本地商贩收购或在周边零卖,价格低、销路窄,丰产难丰收的情况时有发生。张成林回忆道:“好桃子走不出小山沟,辛苦一年,收入却上不去。”
这一困境随着韵达甘肃中滩网点深度介入当地鲜桃产业链而得到好转。韵达结合鲜桃特性与市场需求,创新性地在该区域推行“普快+智橙网·韵鲜达”双轨寄递模式,并提供定制化包装和电商平台支持,构建起高效、可靠的鲜桃出村进城通道。
科技赋能:定制包装筑牢运输保障
鲜桃运输的核心挑战在于防止挤压磕碰。韵达甘肃中滩网点针对这一痛点,经过反复测试与优化,最终推出了“三层防护”定制包装方案:外部加固层,采用高硬度加厚纸板箱,有效抵御运输途中的外力冲击;内部分隔层,使用定制设计的内置隔板,为每个桃子提供独立空间;个体防护层,每个桃子均使用防震缓冲的泡沫网套包裹。
这套组合方案显著提升了鲜桃运输的安全性,据网点实测数据显示,运输损耗率较以往传统包装降低超过30%。果农对此形象地比喻:“桃子像穿上了‘防护甲’。”消费者反馈也印证了效果:“收到的桃子颗颗完好,新鲜度很高。”
时效升级:“双轨”并行兼顾速度与成本
为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韵达中滩网点创新设计了“邻近快送,远程鲜达”的分级寄递策略。
对甘肃省内及陕西等周边省份市场,采用高效的“韵达普快”网络,实现“次日达”,运费经济实惠;对北上广深等距离较远的城市,启用“智橙网·韵鲜达”专项服务。该服务享有优先中转权,并配备必要的冷链措施,确保鲜桃在48小时内新鲜直达。
“清晨采摘的桃子,中午装车发运,第二天就能送达西安的客户,第三天可到上海、北京等地。”网点负责人介绍。这种“产地直发+枢纽优先中转”的模式,使得中滩鲜桃的整体寄递时效提升了20%以上,消费者普遍反映“收到时还很新鲜”。
销运一体:电商平台拓宽市场半径
畅通物流是基础,打开销路是关键。韵达甘肃中滩网点积极发挥平台优势,化身“农产品上行服务者”,双管齐下助力销售。网点负责人先采取线上拓销的方式,在主流电商平台开设助农店铺,通过高清图片、视频和详实文字,全方位展示中滩鲜桃的优良品质和产地环境;再进行社交引流,网点工作人员利用社交媒体(如微信朋友圈),每日分享桃园采摘实况、包装发货场景,发布“现摘现发、全国直达”的信息,有效带动了线上订单增长,高峰期单日吸引订单上百件。
韵达“智橙网·韵鲜达”服务模式落地中滩以来,成效显著。最直观的变化是果农收入的提升和销售半径的扩大。中滩鲜桃的销售范围已从本地及周边,拓展至全国多个省份。
果农李桂芳算了一笔账:“过去在本地市场,好桃子一斤只能卖到2元左右,还经常滞销。现在通过电商平台,一箱精品桃(约12颗)能卖到78元,而且供不应求,旺季每天通过韵达发出上百箱很常见。”据统计,该网点自推广“智橙网·韵鲜达”模式以来,已累计助销中滩鲜桃超过800箱(按标准箱计),总重量超过6千斤。在销售旺季,日均发货量稳定在100箱以上。
收入的稳步增长,让果农们有了改善生活和扩大生产的底气。许多农户新建了砖瓦房,添置了农用运输车辆。“看到韵达的车开进村,我们就知道,桃子不愁卖,好日子有奔头了。”张成林笑着说。
为迎接下半年苹果等水果寄递旺季,韵达甘肃中滩网点已提前部署升级服务预案:继续强化“智橙网·韵鲜达”的时效保障和优先中转优势;优化“售后直送到家”服务,快递员提前预约派送时间,确保消费者收到的鲜桃状态最佳。
“从早春的樱桃,到盛夏的桃子,我们的目标就是让甘肃的好水果一年四季都保持‘新鲜’,顺畅地走出去。”网点负责人表示。中滩鲜桃的成功实践,为韵达“智橙网·韵鲜达”产品服务全国特色农产品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目前,这一模式正在向吉林查干湖鱼、新疆哈密瓜、湖南黄桃等全国多地的优质生鲜产品推广复制,通过构建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助力更多“田间地头”的美味新鲜直达“城市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