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高管在阿里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称:目前没有出售盒马的计划,但会引入战略投资人。
该高管称:“盒马拥有很好的增长与稳健的扩张,也实现了很不错的盈利,充分展现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零售战略的成功。所以,目前并没有出售盒马的计划,但我们会用一个开放的心态,比如说引入战略投资人等,去思考怎么样让盒马的价值最终能反映在阿里集团的估值当中。”
从该高管的表态来看,阿里似乎对盒马当下的估值有所不满。围绕盒马业务的出售风波则可能告一段落。
这可能也是马云之前到访长沙盒马的原因之一,一些市场人士认为:“马云于盒马打卡,既意味着阿里眼下不会卖掉盒马。也是对盒马新任CEO严筱磊的一种认可。同时,这也可能预示阿里有可能会选择让盒马走上市的路线,盒马上市的步伐有可能会加快。”
目前来看,从《商业观察家》之前的访问来看,盒马在2025年的开店拓展有可能会创下近年来的一个开店纪录。但具体能有多快,则可能要看阿里能给盒马多少预算。
严筱磊于2024年最后一天发布的公开信中则称:盒马已经实现了9个月的盈利,2024年盒马服务的顾客数同比增长了50%。
用户价值
所以,回到原点,在当下,盒马之于阿里到底有什么价值?它的估值“潜力”又在什么地方?
从用户价值来看,盒马理论上还是能给阿里带来用户价值、流量价值的(频次)。目前,中国的电商平台都缺流量,各大平台为维系增长,都力图通过做本地生活业务,来从线下找交互场景要流量,本地生活是盒马所做的业务范围。
盒马当下则正在下沉,往二线(次区域)、三四线市场走,在2024年,盒马分别在江苏地级市徐州,浙江织里镇,湖南长沙县、地级市株洲等下沉市场,开出了新店。
盒马的下沉,理论上,是能为阿里带来新的流量与用户价值的。因为商超业务刚需高频,尤其是在下沉市场,人们生活节奏更慢,更多会通过买菜做饭来解决一日三餐问题。
不过,盒马的流量价值具体还是要看投资回报率,即流量成本,以及与阿里的协同价值。
好消息是:根据阿里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天猫超市、天猫国际等为代表的直营业务收入,在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了9%,前几个季度也都不好。
直营业务之于阿里电商业务大盘的定位之一是:要做流量做频次,通过直营来做消费频次、做流量频次。由此,这块业务的“弱势”或意味着盒马之于阿里集团的用户价值点的凸显——天猫超市带不来流量端的增量,或许盒马能。
目前,支撑盒马下沉及用户流量价值的抓手,主要是由两个业态来承担——以店仓合一、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的盒马鲜生大店,以15%毛利率为主打的小业态盒马NB社区折扣店。
从复制性来看,盒马NB小业态的潜力很大。这个业态主打下沉市场,商品结构逐步磨合成型,单店投资不大投资门槛低,复制性好,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用户群。目前,该业态已经开出了200多家店,2024年的新店也都开得不错,在上海与杭州有密度分布。其于上海、杭州的存在已展现出了对当地零售商比较强的“压迫力”,似乎到了复制的临界点。
那么,盒马NB能为阿里带来流量价值吗?
目前看,协同起来有点难。
盒马NB侧重线下经营,在盒马的业务体系里,过去有个分歧,阿里集团想要盒马更多偏重线上经营(流量要到线上),盒马原CEO侯毅一段时间经营后则开始想要更多做线下,盒马NB可能就是其中的“交叉点”。
有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称:“对阿里高层来说,也许盒马NB是个负担,盒马鲜生(大店)还好,有用户价值。”
“阿里需要NB这个线下折扣店来做什么呢?对主业的协同价值是什么?NB几乎是100%线下经营,对阿里估计意义不大。这是侯毅(盒马前任CEO)的作品,并不一定符合阿里的战略。”
业态
除了盒马NB外,盒马鲜生大店能为阿里贡献用户价值吗?
肯定有。
问题则在于:到底有多大。
盒马鲜生大店的优势在于:1、其是店仓合一模型的领导者,市场的独一份。
在这个领域,还看不到有其他竞争者能颠覆盒马。京东做的七鲜追不上盒马鲜生,美团做的掌鱼生鲜则干脆放弃了。线下零售商中(将既有的线下门店改造成前置仓来做店仓合一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没有几家企业能把线上业务做起来,只有大润发、永辉等少数几家企业能把线上销售占比做到20%,而盒马的线上销售占比达到了63%。
最火的线下企业——山姆会员店的线上业务占比虽能达到近50%,但它是通过开辟独立的前置仓网络来做线上到家业务,没走“店仓合一”路线。
2、后发优势。
盒马的出现刚好是在中国消费换代之际,老业态——像大卖场等满足不了年轻人的需求,它们的转型需要时间。
新业态则还没有大范围出现,竞争者少。这导致盒马很快地就赢得了一批用户群,并培养了消费习惯与品牌价值。
它对年轻家庭用户的把握、运营很好,无论是商品,服务,还是空间的设计与组合。
它的3R商品、餐饮堂食空间很受年轻人喜欢。
3、下沉市场机会开始显现。
随着盒马的规模效应出现(截至3月底的2024财年,盒马年销590亿),以及下沉市场的逐渐成熟(供应链下沉及用户心智成熟,山姆也下沉了),盒马鲜生在下沉市场的机会也出现了。从盒马2024年在江苏徐州、湖南下沉市场的新开店表现看,都不错。下沉市场年轻用户比较喜欢。
盒马鲜生大店的问题是:1、投资大(几千万一家店),成本高,商圈受限,下沉还是相对不易,复制速度不是最快的。
在上海线上到家市场,盒马鲜生虽然先出现,但后出现的叮咚买菜却比盒马更快下沉到了上海“城郊外围”的社区市场。
2、用户群相对窄。
投资大、成本高、做堂食互动体验空间、做大海鲜暂养区等,就要卖得更贵,盒马鲜生大店对毛利率要求高,之前在28%左右。
毛利率要求高,那么,用户群就会相对更窄。
但盒马鲜生大店的价值是:把生鲜,及烘焙、熟食等3R品类的标品化供应链及运营效率,磨合得越来越成熟了,这为盒马小业态——盒马NB社区折扣店的下沉与快速复制铺了路——盒马NB因为投资门槛低,且供应链标品化经营后可以做加盟,虹吸社会资源来快速复制。
但这又回到上一个问题——盒马NB到底是不是阿里想要的。
3、高线市场竞争压力增大。
一方面盒马鲜生大店要下沉,但另一方面,在盒马鲜生大店的基本盘——高线市场,盒马的竞争压力也在增大。
比如,传统实体零售商做的“胖东来调改升级店”就展现出了对盒马鲜生大店的分流效果。2025年,“胖改”店会大面积铺开。
4、要不要做独立前置仓业务。
盒马鲜生大店的“店仓合一”模型——门店既做线下生意,也做线上到家生意。一路走来,很难兼顾线上线下两端的优势运营。发展到当下,它的线上订单量比不过头部纯前置仓,它的线下订单量又比不过头部实体零售商。
要强化线上订单,线下可能就会被牺牲,购物中心等物业出租方肯定也不喜欢盒马把线下客流往线上导。
要强化线下订单,阿里又会喜欢吗?如果盒马变成了一个纯实体零售商,盒马的估值水平就是实体零售商的估值水平。
这种情况下,盒马鲜生到底要如何走?
可行的路径之一是:盒马鲜生再架构一个独立的纯前置仓网络,来解决线上订单落后问题。
不过,这块也有难度,不仅因为投资大,还因为时机略晚。
在这块市场,美团的小象超市快要一家独大了。
美团已经把美团优选、美团快驴等业务的一些优秀人才都集中到小象超市来发力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