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同城终于实现全年盈利!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履约成本仍是一大难关?

来源:电商之家 作者:周文君 2024-03-13 15:47

顺丰王卫:当生存不是问题的时候,我开始考虑顺丰的发展、定位。


顺丰同城2023年扭亏为盈


顺丰同城终于实现全年盈利了。


近日,杭州顺丰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内幕消息正面盈利预告。公告显示,2023年集团预期实现扭亏为盈,并预期录得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净利润不低于约6000万元。


而去年8月底,顺丰同城发布半年度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顺丰同城营收约57.5亿元,同比增长28.8%;净利润为3030万元,首次扭亏为盈。同时,公司的现金流也同步转正。由此,顺丰同城成为了即时物流领域第一家实现盈利的公司。


有了上半年的铺垫,顺丰同城2023年全年实现扭亏为盈也就水到渠成了。


1710316178882737.png

图源:杭州顺丰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回顾顺丰同城的业绩情况,过去五年以来,虽然顺丰同城营业收入持续大幅增长,但净利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8-2021年,顺丰同城的净利润分别为-3.28亿元、-4.70亿元、-7.58亿元、-8.99亿元,累计亏损金额高达27.42亿元。


如今能够实现扭亏为盈,顺丰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是其拥有成熟的全场景服务。除了餐饮外卖,顺丰同城的业务范围还覆盖了同城零售、近场电商、近场服务等消费场景。这些全场景业务为顺丰同城提供了更多的业绩增长空间,进而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按照顺丰的发展趋势,未来将继续重点发展非餐饮场景,包括商超生鲜、鲜花绿植、蛋糕甜点等同城零售场景和近场电商。早在2022年,顺丰同城首席执行官孙海金就表示,未来顺丰同城将坚持发展全场景业务,餐饮配送收入会维持在30%至50%以内。


如今,非餐场景早已成为顺丰同城业务的重要构成部分,2023年上半年非餐收入占比超过60%。


其次,顺丰同城定位为独立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顺丰同城没有自己的商流平台,也就不存在与其他平台形成流量竞争关系,因而可以和各大平台展开合作,同时还能服务各大有配送需求的商家。背靠各大商流平台以及商家,顺丰同城无需担心流量和订单。


1710316204212257.png

图源:顺丰 


顺丰同城已和抖音在“团购配送”“小时达”“直播电商”等业务都展开了合作;为快手的本地生活业务提供即时配送服务;并为阿里的天猫超市小时达、半日达提供运力保障。去年8月,顺丰同城又与美团外卖达成合作,为商家提供更丰富的运力选择。


另外,顺丰同城盈利,与其采取的各种降本增效措施不无关系。过去为了获客,平台采取了流血换增长的策略。当业务发展壮大,订单量大幅提升,顺丰同城开始缩减开支,节约成本。而顺丰同城打造的即时物流系统“丰配云”,提供一站式即配服务,提高了即时配送的履约能力和服务效能。


驶入盈利时代的顺丰同城,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履约成本仍是一大难关


2016年,顺丰开启了即时配送业务,那一年,顺丰同城作为顺丰控股的一个业务部门问世,负责即时配送服务,与麦当劳等众多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2019年,顺丰同城单独剥离,独立运营、公司化运作。紧接着2021年,顺丰同城成功登陆港交所。


近年来,顺丰已经提早押注即时配送赛道,抢占市场份额。而顺丰盯上这一业务,是基于自身的优势条件。


作为物流领域的龙头企业,顺丰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可以为顺丰同城带来更多的B端订单,从而降低获客成本。比如2022年,与顺丰集团一起服务的月结客户服务给顺丰同城带来了1.9亿的外部增量收入。


此外顺丰的另外一个优势是拥有丰富的骑手资源,这为顺丰同城展开即时配送业务提供了运力保障。截至2023年上半年,顺丰同城拥有年度活跃骑手86万人,同比增长23%。


顺丰同城的业务包括同城配送(商户)、同城配送(个人)、最后一公里配送三大部分。财报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顺丰同城来自这三个板块的业务收入分别为24.19亿元、9.69亿元、23.6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12.2%、25.4%、53.8%。这三个业务均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可见顺丰同城业务处在持续发展阶段。


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昂的人工成本依旧是顺丰同城盈利的一大难题。去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53.65亿元,其中劳务外包成本就高达52.68亿元,同比增长25.6%。


1710316235156523.png

图源:顺丰财报


居高不下的人力成本制约了顺丰同城的盈利空间,而纵观整个即时配送行业,各大即时配送平台都受履约成本所困扰。


以达达为例,2017年至2020年,达达快送的骑手酬劳及激励成本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9.82%、86.43%、72.27%,成本居高不下,仅在2020年该项支出就达到了41.48亿元。


2018年以来,达达连年亏损,距离盈利仍然很遥远。为了减少亏损,达达降低了以骑手为代表的运营支持成本。比如2022年一季度亏损幅度收窄,直接原因就是运营和支持成本由上年的13.950亿元降至12.703亿元。


直到顺丰同城预告上半年盈利不久,达达也才迎来了上市以来首次整体盈利。去年8月,达达集团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归母净利润为840万元,与上年同期亏损4亿元相比,扭亏为盈。紧接着今年2月底,叮咚买菜也宣布实现首次年度盈利。


西南证券研报指出,即时配送行业规模效应弱,日均件量越高,单票成本不变甚至会走高。这也意味着,随着这些即时配送巨头扩大业务规模,成本依旧是挡在盈利面前的一座大山。


综合来看,在即时配送赛道,盈利问题是各大玩家都需要面临的挑战。相比顺丰同城、达达、叮咚买菜这三家实现盈利,像蜂鸟即配、快先森、闪送、UU跑腿等未上市的更多玩家,仍在寻找盈利模式,苦苦求生。


即时配送赛道竞争加剧


尽管即时配送赛道需要高昂的运营成本,但还是有众多玩家涌入。不可否认,即时零售的飞速发展,为即时配送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此前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指出,近年来,即时零售一直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2022年市场规模达5042.86亿元。


预计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2022年的3倍。据商务部课题组测算,2026年即时配送订单量将超千亿单,即时配送规模将达万亿元。


随着服务商履约能力的不断提升及用户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用户的即时需求扩展到了更多元的场景。需求增多吸引了更多玩家入局,因此我们能看到,即时配送赛道更加热闹。

 

1710316351720729.png

图源:哈啰


今年1月,哈啰App宣布正式上线送货跑腿服务,不仅能覆盖同城平均30分钟送达,还推出了跨城半日达、小时达;2023年11月,高德在北京、武汉、杭州等地上线“高德秒送”的快送业务,利用第三方聚合路线服务;


6月,滴滴出行平台推出滴滴快送业务,提供“经济帮送”“专人直送”的小规格物品的即时配送服务;3月,货拉拉上线两轮同城跑腿服务,开放了跑腿骑手招募......


可以预见,围绕即时配送领域的竞争逐渐升温,一场新的角逐大幕即将拉开。但由于前期投入高企且盈利周期长,想要在即时配送市场中分一杯羹,还需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