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急送遭遇“透心凉” 一次次跟风陪跑一次次错过失落

来源:袁国宝 2023-02-15 14:34

一次次跟风、陪跑,又一次次错过、失落,宅急送已经积重难返。


行业一片报喜声,只有它遭遇“透心凉”,它就是昔日快递业龙头宅急送。


2023年开年,德邦、申通、顺丰等快递企业纷纷发布业绩预告,个个净利润大增,媒体直呼“延续了增长强劲的表现”。


相比之下,宅急送负面缠身。近日,媒体报道称,宅急送已于2022年撤完广西所有的直营网点和加盟网点,同时,数十名加盟商被宅急送拖欠一两年的账款,至今没能到位。媒体调查发现,拖欠账款的现象不止广西,还包括山东、河北、广东、江苏、黑龙江、上海等多个区域。


数月前,北京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宅急送物流有限公司的“C牌照”被注销,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宅急送国际快递业务的“败退”。


宅急送走向没落,到了近乎崩塌的边缘,已是不争的事实。


遥想当年,准确地说,2007年,宅急送全年营业额达到13亿元,中铁快运、民航快运等都只能当“弟弟”,在潜藏的顺丰之外,宅急送成为明面上的行业龙头。


眼见它起高楼,眼见它宴宾客,眼见它楼塌了。通盘来看,作为一个品牌人,我认为,宅急送错过商流催生的黄金时代,又没有抓住即时配送风口,规模、品牌和资金等没有一项是优势,没落是必然的。


01错过商流,错过黄金时代


1994年,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陈平将日本“宅急便”快递服务模式带到中国,和二哥陈东升成立了北京双臣快运公司,即宅急送前身。当时,中国人大多要到邮局取包裹,宅急送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因此有人称陈平为“中国民营快递之父”。


1676442949143498.png

▲陈东升


当时,中国民营快递业尚在萌芽,宅急送通过承包大型客户的发送货及项目物流等业务,逐渐打开市场。


宅急送董事长王洪涛曾对媒体追忆彼时盛况:“十多年前,宅急送就为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三星、博士伦、史克、安利等这样的大品牌商提供全国范围内四五个总仓、37个平行仓,20多个分仓的仓储配送服务。”


正是在为大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宅急送迅猛发展,营业额逐年攀升,2002年一举突破亿元大关。


2007年,宅急送营业额达到13亿元,也是在这一年,陈平决定跟随顺丰的小件快递业务模式,提出“小件革命”,还因偶然得知顺丰营业额已达26亿元,南下试图收购顺丰,以加快布局小件业务,但遭到王卫拒绝。更关键的是,因与大哥陈显宝产生理念分歧,他怒而出走,“小件革命”被迫暂时搁浅。


1676442967480659.png

▲王卫


重要节点的“内讧”堪称致命一击。在顺丰持续加码小件业务之时,另一股潮流也慢慢汹涌澎湃2006年前后,圆通、韵达、申通等快递企业先后与淘宝合作,在淘系海量商流的加持下,通过加盟模式,快速做大规模,这些快递企业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由12亿件增至312.8亿件,年均复合增速高达43.7%;全国快递业务收入由342.6亿元增至3974.4亿元,年均复合增速31.3%。


遗憾的是,宅急送更多围着以大客户为中心的项目物流“转圈”,直到2013年才宣布全面进军淘宝业务,开放县级加盟,官方美其名曰“二次革命”。


后知后觉的宅急送不会料到,错过商流,也就错过了快递行业最彪悍的动力引擎,后来怎么弥补均无济于事。


02想借即时配送翻身,却只是陪跑


宅急送无法获得海量商流,规模上不去,因此不能得到更多资金的青睐,上市遥遥无期,钳制了自身的发展,但随着快递需求不断进化,即时配送也成为一个可以着力的巨大市场。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我国即时配送行业订单规模由93.2亿单增长至308.5亿单,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4.9%,预计2023年达到440.2亿单。


作为快递业元老,面对即时配送这股潮流,曾涉猎商超网购即时配送、快餐外卖“即时配”等业务的宅急送,2018年上线了同城当日达业务,还推出“前置仓即时配”产品,主要服务于“天猫超市1小时达”——当时其在22个城市拥有1000多个前置仓。


宅急送如此用力,不少媒体解读为“想借即时配送翻身”。


然而,即时配送吸引几乎整个快递界入局,顺丰、“三通一达”等都推出相关服务,争夺市场,美团、饿了么则依托上游平台,拿下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


在此格局下,宅急送身上的短板越发“刺眼”,品牌没有多少人知道,网友往往将其误认为是肯德基旗下的宅急送,同时业务量少、市场份额低,三者彼此牵制,使宅急送沦为即时配送赛道的“陪跑”,翻身无望。


03宅急送启示

经营企业需顺应趋势,聚焦、深耕


对于宅急送这些年的经历,王洪涛曾总结道:“2007年前后的小件革命,我们学顺丰,中道险崩,后来我们又想拥抱电商,向通达看齐,依然未遂。老想学别人,学来学去还差点把我们的基因丢了。”


在王洪涛眼里,“服务品牌商是宅急送的基因,品牌商实际上就是大B”。他想重拾公司基因,朝着“供应链物流”方向前进,为品牌商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


这些说法,怎么看都是一股当当网的“气味”——都曾在一番折腾后,只得回归老本行。二者类似之处还有不少:都从行业龙头跌落至三四流角色;都曾因资本运作而元气大伤;都有“内讧”戏码,当当网是夫妻反目,宅急送是亲兄弟撕扯。


除了上述问题,“物流界的当当网”宅急送最大的问题在于,其没有深刻洞察消费需求,没有顺应社会趋势,不管是小件业务,还是即时配送,抑或项目物流这个基础盘,都没有聚焦、深耕,更没有以此建立足够宽广的业务护城河。


一次次跟风、陪跑,又一次次错过、失落,宅急送已经积重难返。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