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派件七万票、百多号人,以前账多事杂,越管越乱;现在早晚两条推送,哪个环节掉链子一目了然。”圆通甘肃庆阳分公司负责人张宝来这样形容“网点经理智能助手”带来的变化。
甘肃庆阳圆通分公司是全省业务量最大的网点:14 个承包区、上百名员工、日均处理约 7 万件快递。体量“巨无霸”,管理却失衡——签收及时率、工单实时解决率等指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综合服务质量指数常年维持在30分左右,远低于60分的及格线,这家大网点因此长期服务质量“吊车尾”。
“人一多就容易没头绪,不知道问题卡在哪个环节。”张宝来回忆过去管理上的窘境。流程越长、接口越多,责任越难界定。客服与业务员互相“踢皮球”,无法快速定位失分源,丢损、延误、投诉彼此牵连,哪怕少量差错也会被放大成全链条的失速。
转机来自今年5月上线的“网点经理智能助手”。这款由圆通科技自研工具并非简单的数据看板,而是“数据+责任+方案”一体推送的智能助手。
每天20点,系统先把当日失分明细、责任人及整改建议通过圆钉私信发给网点总经理;次日8 点,再推送前一日财务与经营分析,方便早会立即部署。算法不仅呈现虚假签收、签收率、首揽及时率等异常指标,还自动生成整改建议和优先级排序,让管理层告别依赖经验的“拍脑袋”。
张宝来第一次看到推送就直呼“精准”:“以前追责像大海捞针,现在谁的名字亮红灯,谁就立刻补链,扯不掉皮。”
为了让一线也能看懂数据、用好数据,系统为每个网点自动建“服务质量–网点经理群”,把总经理、质控、客服、操作主管等关键角色集合到位;群内指标和推送时间均可通过后台勾选,自定义到分钟级。张宝来说,这种“开箱即用”的设计极大降低了数字化门槛,“只要刷刷工作群,就能把复杂报表换成行动清单。”
数字化闭环的成果很快写进账面。两个月里,散单首揽及时率和签收及时率显著回升,全量虚假签收率与遗失率同步下降,工单实时解决率逼近100%;KPI从30 分跃升至80分以上,甚至一度冲到满分。庆阳分公司告别了“吊车尾”标签,一跃成了省内尖子生。
张宝来说:“体量越大,越需要一双数字化的眼睛。我们尝到甜头,也乐见兄弟网点一起少走弯路。”未来,圆通将持续迭代网点经理智能助手,打通更多业务场景。对快递行业而言,这位“AI 助手”让网点经营真正做到“有据可循、有人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