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中的“E”代表着Environment(环境)。这一维度的评价指标主要为碳排放量,权重高达18.6%。从多家快递企业发布的2023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可以看出,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渐渗入各家快递企业,作为重要职责加入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
在行动上,快递企业纷纷出台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减排措施、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倡导绿色消费等方案,作出碳中和承诺,不仅实现自身的绿色运营,还协同上下游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让绿色物流成为“全链路”。
绿色包装——减量、循环、回收
快递企业积极响应绿色包装趋势,坚决贯彻国家邮政局绿色发展“9917”“9218”工程,持续加大可持续包装材料研发的投入力度,力求在绿色包装技术、模式及应用创新上取得突破。以可持续和智能化为引领,全面推行包装减量化、循环化、无害化、标准化,为绿色物流贡献力量。
2023年,顺丰继续以“丰景计划”为核心,针对胶袋、胶纸、贴纸、封条等8大类物料进行减量化、标准化、场景化创新研发,通过轻量化、减量化等手段减少塑料的消耗。通过采取包装减量化措施,2023年累计减少原纸使用约4.3万吨,减少塑料使用约16.2万吨,共计减少碳排放约16.4万吨。
减量不减质,快递企业用更环保的方式满足业务场景需求。雨季时,为防止文件票据类快递湿损,顺丰快递小哥通常在文件封外套上标准胶袋,这约占文件封使用量的4.5%。为减少该场景的材料消耗,顺丰推出文件类专用防水袋,厚度减少40%,简化制造工艺,从三层共挤膜优化为单层共挤膜,并且免去印刷更加环保。2023年顺丰全网申请使用文件类专用防水袋约为255万个,减少约19吨塑料消耗,减少碳排放约67吨。
京东物流作为电商自建快递物流平台,自发布行业内首个原厂直发包装认证标准以来,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推行原发包装的环保包装模式。2023年,原厂直发包装帮助京东物流减少二次包装使用超过8亿个。
2023年,京东物流开发X系列纸箱,通过对常规纸箱的结构优化,在确保箱内体积不变、材质不变、使用感不变的前提下,将纸箱开口从长边转到短边,通过更短的摇盖使用更少的耗材,实现纸箱减量化。截至2023年年末,X系列纸箱全年使用量达1.1亿个,共计减碳约1719吨。
菜鸟则通过推行智能箱型设计优化装箱算法,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其联手天猫超市推广原箱发货、回收纸箱发货,实现包装材料的多次循环使用,2023财年共减少纸箱使用量730吨。
中通同样致力于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及废弃物,制定了《增值服务监督管理条例》《中通快递快件包装操作规范》,明确了包装原则、工具和包装材料的选择标准,要求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
中通在包装材料选择及循环利用方面持续投入,探索诸如高效冷媒开发、高保温袋开发、废弃瓦楞纸板二次利用、循环折叠周转筐开发等一系列绿色、循环包装材料研发及应用场景,以最大限度减少包装和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截至报告期末,中通的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为93.34%,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应用比例为91.83%,按照规范封装操作比例为95.15%,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在2522万件以上,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在1.4652亿个以上。
除了减量包装纸箱和包装袋,“瘦身胶带”也是快递企业探索绿色包装的方向。韵达从2020年开始积极响应“胶带瘦身”计划,优先采购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有关规定的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逐步在全网范围内推广使用,并多次举办“瘦身胶带”操作培训课程,向快递小哥讲授胶带缠绕规范,进一步减少快递包装过程中对胶带的消耗。2023年韵达使用“瘦身胶带”35.08万卷,一卷展开长度大约50米,减少胶带投放量17.54万平方米。申通节约的胶带数量约为4万卷,通过降低原料消耗,间接降低生产胶带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约23吨。2023年2月,极兔成立可降解胶带项目组,通过对市场供应商的筛查了解以及市场应用情况,选用材质为聚乳酸(PLA)的可降解胶带,截至2023年12月底,累计投放使用2.5万卷可降解胶带。
同时,快递企业积极推广循环包装的共享回收模式,并在末端场景开展丰富多样的环保科普活动,与消费者共同为行业减碳作出贡献。2023年4月以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京东快递站点的绿色包裹逐渐多了起来,这些包裹的包装便是京东物流的“青流箱”。京东物流将通过“可循环包装规模化试点项目”在全国超30个城市规模化投放循环包装,在京东快递站点的个人寄递和商家揽收中积极使用循环包装进行打包,并优先用于同城寄递业务。预计至2024年末,“青流箱”的投放将助力京东减少纸箱、泡沫箱、塑料袋等一次性包装超1亿个。
顺丰持续完善快递胶袋回收再生闭环模式,通过与内部业务条线的紧密联动以及与上下游企业的深入合作,完成“双易”(易回收、易再生)胶袋的技术创新及落地实践。2023年,顺丰在上海启动了行业首个塑料包装废弃物全流程闭环回收再生项目试点,携手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合作,旨在将废弃快递袋收集并造粒,通过技术创新制造高性能产品,打通循环回路,打破了传统的“制造—使用—废弃”线性模式,升级为快递袋循环商业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快递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在上海,顺丰投放超过88万个“双易”包装胶袋,建设35个末端回收点,覆盖校园、网点等多个场景,在回收点内张贴相关宣传海报,积极推行“无废”理念。截至报告期末,回收总量已超过1.1吨。
此外,顺丰持续开展“箱”伴计划,鼓励全民参与,利用闲置的快递箱进行DIY创意改造,让纸箱焕发新生,实现二次利用、变废为宝。2023年是“箱”伴计划开展的第四年,顺丰打造快递“种草箱”,号召社会民众利用闲置快递箱“种草”。同时联动植物循环社区组织打造线下快闪“种草花园”,吸引大家沉浸式体验纸箱种植领养,传递“箱”伴计划的绿色环保理念。
绿色中转——多场景循环包装容器
为实现快递中转过程中的绿色化、循环化与智能化,快递企业积极推动在分拨转运中心使用带RFID(精准射频识别技术)芯片的可循环中转袋,其不仅承重力更强、密封性更好,并可通过RFID芯片收集快件中转、丢失、流向等信息,在减少浪费、降低污染的基础上,提高转运中心操作效率。
顺丰结合各地区用袋需求,通过利旧调拨的方式,确保中转袋得到有效循环。截至报告期末,顺丰每个循环编织袋的平均使用次数为24次。2023年顺丰新增投入约2300万个循环编织袋,进一步推动编织袋的循环使用。
不仅是顺丰,中通也专门开发了中转袋发放回收管理系统,一级网点可清晰追踪发放至下属网点中转袋的使用情况和库存情况,并通过空仓车辆调拨中转袋,实现中转袋的合理调度和追踪管理,提升中转袋的流通循环效率。
中通循环中转袋
为继续深化可循环中转袋的环保属性,韵达将中转袋印刷油墨全面改为环保油墨,油墨使用量可降低50%,重金属、溶剂、有机挥发物等污染物下降95%。截至2023年末,韵达已累计投放超2000万条,累计循环使用16亿次,相当于减少不可降解编织袋13.7万吨。
报告数据显示,使用循环中转袋已成为快递企业重要的绿色实践。截至2023年底,德邦已累计采购循环中转袋24.9595万个,覆盖全部外场。申通可循环中转袋单年投入1160万只,累计投入3288万只。圆通累计投入可循环中转袋超2600万个,转运中心使用率达99%。极兔累计使用循环中转袋约2560万个,相较于传统中转袋使用累计减少18.6035万吨的碳排放。
除了普遍应用的可循环中转袋,快递企业还致力于深化可持续包装的精细化管理,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绿色包装的发展。
顺丰根据不同业务场景,不断探索并开发适用于各类场景且功能全面的可循环包装容器,实现容器与载具之间的标准化应用,降低产品损坏率、缩短操作时长,并有效降低作业成本。2023年,顺丰积极推进循环包装容器的创新研发,开发出适合19种场景的系列包装,在提高公司内部运营底盘效率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了更优质、更便捷的循环包装解决方案。
此外,顺丰针对客户不同行业及场景对循环包装的需求,研发并投用了医药精准温控箱、冷运循环保温箱、大件标准循环围板箱等可循环包装容器。2023年,顺丰通过使用可循环包装共计减碳约37.7万吨。
德邦在大件物流运输过程中使用循环围板箱,其“顶盖+底托”采用HDPE材质,围板为PP中空板,空箱返货时可折叠,顶部承重可达1吨以上,送达客户后回收至发出部门,可循环使用。2023年,德邦采购循环围板箱1286套,已累计投入2196套。
丢失率高、人工盘点效率低下等一直是循环箱在应用中面临的难题。菜鸟创新提出B2B(企业—企业)循环箱解决方案,将RFID数据透明可溯的能力运用在环保回收环节,实现对循环箱的高效识别和数字化管理。
英氏旗下产品包括婴幼儿米粉及清清葆、面条、肉酥、葡萄糖和饼干等多种营养食品,从英氏工厂到电商发货仓的链路,应用搭载菜鸟自研RFID芯片的循环箱,可助力英氏降低30%的包材成本。在减碳方面,单箱单次循环可减碳约575克。目前,菜鸟已为百事(Pepsi)、欧莱雅(L'Oréal)、雀巢(Nestlé)等食品、母婴、快消、金融行业头部品牌定制了绿色循环箱。
绿色园区——光伏项目“0”到“N”
近年来,各家快递企业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产业园,以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减碳技术创新为基础,从规划设计、仓库建设、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推进产业园绿色化运营。通过铺设屋面光伏、引入智能水电管理、优化仓库空间布局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中转环节效率与节能效益,降低中转环节对环境的影响。
在浙江杭州,申通快递华东分拨中心的屋顶上,一片片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园区内,快递物流车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2023年,申通快递在浙江杭州、浙江金华、湖北荆门及湖北孝感等转运中心建设大型光伏发电项目。其中,杭州转运中心光伏项目作为申通快递首个兆瓦级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139兆瓦,每年可提供约127.6万千瓦时绿色清洁电能。该项目的成功并网,使申通快递直属转运中心光伏项目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2022年,韵达长沙转运中心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正式投入运营。报告期内,韵达完成南昌转运中心的并网发电并进行余姚转运中心光伏项目的规划。截至2023年12月底,南昌光伏电站铺设面积22324平方米,已累计发电242.6703万千瓦时,其中向国网输送电量55.038万千瓦时,累计减少碳排放2019.02吨。韵达通过继续建设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韵达快递分拣操作设施提供清洁电力,并支持所在园区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预计2025年前,韵达将在全国8个园区再建设合计约70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不断加快低碳转型步伐。
2023年,圆通积极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陆续在杭州亚运物流中心、揭阳转运中心、上海转运中心等地安装光伏发电项目并投入使用,光伏设施累计铺设面积6.42万平方米。项目均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并网运行方式,有效降低烟尘及废水排放,助力打造低碳环保的绿色园区。
顺丰不断提升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积极布局可再生能源发电计划,持续推进产业园光伏项目建设进度。2023年,顺丰制定了《产业园光伏项目管理实施制度》,明确了光伏项目从选址到运营的全流程管理标准,包括供应商准入标准、光伏项目投建标准、设备材料质量标准、建设期间管理标准以及后续运营管理要求等。
截至2023年底,顺丰已顺利推进26个产业园光伏项目建设,其中14个产业园光伏项目已投入运营,装机容量累计达64兆瓦,清洁能源年发电量达1839万千瓦时。报告显示,顺丰将继续推进产业园光伏项目的投建,预计在2025年年底全面完成光伏项目的建设并投入运营。届时,园区内的光伏设备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40兆瓦,年发电量预计将超过1亿千瓦时。
京东智能产业园光伏发电项目。
京东物流作为国内首家建设分布式光伏能源体系的企业,截至2023年末,在建成国内首个碳中和物流园区的基础上,在17个京东物流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2个分拣中心、2个大件仓、1个物流园铺装屋顶光伏组件,总装机量达114.48兆瓦。2023年全年共计采购光伏绿电47344.4兆瓦时,减少碳排放27000吨。
绿色运输——新能源车“跑起来”
在运输阶段,干线的公路运输和空运碳排放量尤其大,快递企业积极推广多种绿色运输方式,通过碳目标导向选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在全国范围内规模化投放使用新能源车,积极推进氢能源重卡、无人车等实践应用,不断扩大多式联运规模,优先选择碳排放较低的运输方式,持续强化燃油使用及其排放管理,不断构建更加绿色的运输网络,力求在运输过程中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优化运力结构是物流运输行业实现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各快递企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布局使用。顺丰通过自购、租赁等多元方式进一步扩大绿色车队规模,逐步替换传统燃油运输车辆。2023年,顺丰新增投入运营使用的新能源车超5000辆,主要用于城市内短途支线、接驳和末端收派,以及跨省市的一、二级干线等多样化的运输场景。截至报告期末,顺丰累计投放的新能源车已超31000辆,服务覆盖243个城市。
韵达逐步对全国范围内排放不达标、车辆老旧、车龄较长的机动车进行淘汰,并采购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车型,减少车辆二氧化碳排放;根据运输车辆、距离等业务制定合理的耗油量管控标准,并开展驾驶员培训,培养驾驶员良好驾驶习惯,减少油料浪费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加强现场装载管理,稳步提升物流车单车装载票数;优化车型和中转路由,推行省内和区域内甩挂,减少车头使用数和总车辆使用数,提升车辆利用率,实现提效减排。
此外,韵达积极鼓励全网加盟商、末端网点加大力度采购、使用新能源车辆和电动三轮车,减少碳排放,努力实现快件绿色运输、绿色派送,助力快递末端环节绿色发展。截至2023年12月,韵达全网自有新能源车1320辆,租赁新能源车903辆。
圆通新能源厢货服务亚运会。
报告期内,圆通加强对新能源车辆的投入使用,以实际行动助力快递业绿色低碳发展。圆通作为杭州亚运会官方物流服务赞助商,引入110辆新能源厢式货车,主要往返于官方口岸、物流中心、竞赛场馆及亚运村之间,完成参赛器械、电子设备等物资的分拨、配送、回收等任务。按每辆车每天运营200公里测算,该批新能源货车在赛事期间将减少碳排放约1500吨。北京省区投用了200辆新能源厢式货车,用于转运中心和加盟商、末端网点之间的快件短驳运输。
2023年,圆通引入首辆新能源干线卡车。该款卡车满载续航里程300公里,主要用于合肥转运中心和蚌埠转运中心之间的快件运输。通过圆通总部的积极倡导,各加盟公司陆续采购新能源车辆和电动三轮车,实现快件绿色运输、绿色派送。
申通快递加快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快递车辆普及,网点通过自购、租赁等方式在揽收、派送环节采用新能源电动车,减少碳排放。目前,申通快递申瑞车队纯电牵引车比例已达到16%。2023年,申通快递投入天然气汽车共计20辆。
德邦持续推进“绿色物流”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执行,以绿色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浪费。德邦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布局,扩大绿色车队规模,通过智能路由等智能化平台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车辆利用率,减少排放。2023年,德邦新增新能源汽车300多辆。
极兔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目前已在干线环节配备150辆液化天然气(LNG)车辆,并带动支线环节运输使用新能源车辆,降低温室气体排放。2023年10月,极兔启动智能驾驶车辆,在提升驾驶安全性、舒适性的同时,通过全局速度规划、预见性巡航、油门/变速箱智能控制,有效降低油耗。截至2023年12月底,共上线63辆智能驾驶车,行驶里程近183.8万公里。
新能源车在城市道路场景应用广泛,但在重载、高速、长续航的长途运营场景中,新能源卡车续航不足、运输效率较低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为探索绿色物流的新路径,京东物流与领先的氢能源装备企业、加氢站合作,在京津冀地区率先投入首批数十辆氢能源重卡物流车进行中长途运输工作,成为行业首家规模化投用氢能源卡车的物流企业。自2023年10月11日投入使用以来,首批氢能源车队可每天保障运输60条线路以上,截至年末共节约使用柴油7.4万升。
航空运输主要聚焦长途与国际货运,运输速度比陆运显著提升,但碳排放却高出几十倍甚至数百倍。快递企业在强化自身业务能力同时,也非常重视航空货运节能减排。
2023年,顺丰航空持续以低能耗和可持续运营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打造低耗能、高效率的“绿色机队”,通过优化机型组合、应用节油技术、升级节油奖励、优化地面车队等方式,积极探索和实践绿色航空,提升能源及燃油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等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快递业务对环境的影响。
在优化机型组合方面,顺丰航空积极引进747、767等大型全货机,并逐年增加宽体货机占比。相较于传统的737机型,新引进的大型货机在满载情况下展现出更高的碳排放效率和更低的每吨载重油耗量。在应用节油技术方面,顺丰航空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实施国际航线二次放行策略,精准地减少起飞时的燃油量,进而增加航班的业务载量。
绿色物流——碳排放精细化管理
在深耕重要物流环节的同时,快件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决定了绿色物流的成败。顺丰自2021年正式发布碳目标白皮书以来,始终致力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绿色、低碳的一体化绿色低碳供应链服务能力,旨在通过对产业链全环节下的供应链碳排放管理,减少温室气体对全球环境的影响。近年来,顺丰通过构建标准的碳管理体系、自研数智碳管理平台——“丰和可持续发展平台”,整合自身碳排放与碳减排数据,覆盖包装、运输、中转、派送等多个环节。
基于顺丰标准化碳管理底盘能力,2023年,顺丰自主研发了行业首个运单级碳计算模型。其不仅能够模拟货物运输场景计算多种运输方式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还支持计算每一票快件在收转运派各环节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减排量,实现海量运单碳数据的精细化、自动化计算,持续夯实绿色科技底盘能力。
除了将绿色价值延伸至整个产业链外,基于标准化的碳管理体系和精细化的碳计算能力,叠加领先的物流行业经验,使顺丰深度触达新能源、高科技、服装鞋帽、消费品、奢侈品等行业,为品牌大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绿色低碳供应链解决方案和服务,深度赋能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携手客户加速低碳转型,共同推动行业向零碳未来迈进。
2023年,顺丰与某全球奢侈品头部品牌签署“全链路物流之碳足迹系统、碳足迹管理”低碳战略服务协议意向书,正式启动针对物流供应链场景下顺丰主持的LNA+(即“供应链级<范围三>碳中和加速”)计划。该计划不仅实现每票运单的精准碳足迹计算,提升品牌商与物流商之间供应链服务场景下的碳信息透明度和精准度,同时还包含提高可持续供应链气候韧性的定制化综合改善行动,优化上下游物流商的运输模式,支持供应链温室气体减排与抵消行动,降低企业的环保履约成本与运营中的气候风险,全面提升全物流供应链的绿色低碳运营韧性。
不仅是顺丰,圆通也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自行研发“碳足迹”数字化管理系统并于2022年12月上线运行。通过该系统,圆通可查看单件包裹碳排放数据,实现对全网包裹的碳排放情况全流程、数字化、清晰化管理。报告期内,公司单票快件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19.20克。
2023年9月,圆通积极申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开展的ESG实践创新案例评选活动。在浙江宁波举行的2023第14届电子商务物流大会上,圆通案例“碳足迹”数字化管理系统荣获“2023年电子商务物流ESG实践创新案例”奖项。
2023年,京东物流依托供应链碳管理平台SCEMP为某3C企业提供了物流碳足迹计算服务,实现了在消费者到店采购场景下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测量以及报告,从而实现了订单级和产品级碳足迹计算,相较于基准年,减碳率超过90%。结合该平台的碳排放分析结果,该3C企业实现以碳排放量为目标导向的精细化能源管理,结合引入的新能源汽车城市配送服务,累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超过200吨(相较于基准年),有力支持了企业实现其“净零排放”目标。
提升快递包装标准化、循环化、减量化、无害化水平;推进绿色仓储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降低高能耗能源使用率,提升清洁能源占比……邮政快递企业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积极彰显责任与担当,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响应国家号召,将绿色低碳运营与自身业务特点相结合,坚持经济建设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协调,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及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