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送获美股IPO备案,面临'三重门':龙头地位丧失、护城河浅、行业价格战

来源:证券之星 2024-08-07 10:44

近日,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信息显示,BingEx Limited(闪送必应有限公司,下称“闪送”)获得美股IPO备案,拟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发行不超过5750万股普通股。


但对于闪送而言,这份备案可谓是起了个大早,却最终赶了个晚集。早在2020年,闪送副总裁杜尚骉在接受“蓝鲸TMT”采访时表示,公司可能很快就会上市。彼时,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即时配送站上风口,成了保障民生的重要力量。


但最终,达达集团捷足先登,在同一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随后,在2021年底,顺丰同城也登陆了港交所。而闪送的上市计划则被暂时搁置。


也是在2021年,闪送等来了最后一笔合计1.25亿美元的D2轮融资,投后估值达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9.03亿元。然而高光时刻也定格于此。


基于2022-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分析,2022年闪送的估值约为100亿元,而2023年同比下滑31%至69亿元。2024年公司估值虽然小幅回升至71亿元,但与2021年相比已大幅缩水近45%,基本跌回2020年同等水平。


1722998974589638.png


蓝海变红海,投资吸引力被消解


而估值水平下滑的背后则是行业格局的变化。成立于2014年的闪送,一度被视为同城一对一急送服务的先行者,早在2016年就已经实现了小幅盈利,这也让其高管自信地宣称:“闪送处于没有竞争对手的状态中。”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到2020年间,我国即时配送的用户规模从1.24亿人增长至5.06亿人。另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即时配送用户达到7.61亿人,订单超过400亿单,同比增长30%左右,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


伴随着用户规模急速增长,也必然吸引新的入局者下场争抢这块“蛋糕”。闪送曾经以“一对一定制服务”在即时配送领域自成一格,但随着JD.COM达达、顺丰、蜂鸟等巨头的涌入,这片蓝海迅速变成了红海。过去的市场空白很快被填补,闪送的先发优势逐渐被消除。


如今,依靠强大外卖平台的美团配送、蜂鸟快送等即时配送服务已经占据显著优势,而UU跑腿等新兴力量也在迅速崛起,闪送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被侵蚀。


从曾经的行业领头羊到行业中的一员,这样行业地位的变化对于投资者来说,吸引力自然是大幅下滑。


护城河浅, C2C模式前景不明,B端巨头林立


面对众多下场的竞争对手,闪送有自己的护城河吗?答案是有,但很浅。


早年,闪送也确实因为其差异化定位、服务而增势凶猛,甚至在规模上逐渐能与巨头企业掰手腕。例如,早年入局的达达,后来被京东收入囊中,就是以服务商家为主,而闪送则聚焦C端相对零碎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不过,这种单价低、需求更加个性化的需求,也给闪送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门槛低,在看到闪送C端的市场爆发力后,巨头企业也开始瞄准C端,与闪送开展竞争,并依靠其资本实力与品牌优势,迅速抢占了闪送的市场。


为了应对这种压力,闪送又祭出了一把利器,那就是拒绝拼单。即一对一专送模式,但这种模式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构筑了闪送的护城河,也成为限制其发展的围墙。


毕竟要专送就要有足够的运力和骑手。即时零售的关键在于“即时”,即时,意味着一个高效、覆盖广泛的配送网络对于闪送来说至关重要。


而在这方面,闪送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被京东收购的达达集团,2023年共有活跃骑手120万名,覆盖全国2700多个县区市;2019年开始独立运营的顺丰同城,2023年活跃骑手数量约95万名,覆盖全国2000多个市县;背靠饿了么和美团的蜂鸟即配、美团配送,同期活跃骑手规模分别约为300万余名、745万名,覆盖范围均在2000个市县以上。


相较之下,闪送的注册骑手约300万名,覆盖全国290座城市,并没有突出优势。


与此同时据头豹研究院的即时配送市场需求分析显示,餐饮外卖、生鲜果蔬和零售便利三类高频服务场景占比约92%,而专人直送仅占3%。也就是说复购率较高的场景多集中于B2C模式,而不是C2C模式。


因此闪送想要实现进一步扩张,必须走向更大的B端市场。而B端市场已经格局稳定,商流与物流互为必选项,闪送很难与任何一家上游平台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例如为了开拓渠道,闪送曾在2022年与抖音生活服务达成合作,但后者的即时运力服务商不只有闪送,还包括达达、顺丰同城等平台,闪送借此获得的流量支持也较为有限。


此外,如今即时配送玩家提供的各项服务也逐渐趋同,配送半径多集中于3公里以内,物流配送时效多为30分钟-2小时,闪送在配送效率方面的优势不再显著。


行业盈利难,价格战或愈演愈烈


而凡是门槛低,玩家多的赛道,都逃不过“价格战”的洗礼。


2023年以来,即时配送领域的多方势力竞逐变得更为错综复杂。除了快递、电商、外卖巨头还在持续加码,还有其他赛道的玩家也纷纷盯上了这块蛋糕,货拉拉、滴滴出行、哈啰、高德地图等均已上线即时配送服务。


更多巨头的入局厮杀,引发了价格战的再度升级。


今年近三个月内,就有京东、阿里、抖音电商三大电商巨头加码即时配送业务。5月16日,京东推出了“京东秒送”业务,整合原有的京东小时达和京东到家服务,宣称最快可实现9分钟送货上门。


7月11日,菜鸟速递宣布升级同城快递服务,提供同城半日达服务,并且首重价格降至6元,续重价格仅为1元/公斤,相当于原价的一半。


在价格战的影响下,行业玩家也是面临着盈利难题。以上市多年的达达集团,如今仍困于亏损泥潭。根据达达财报显示,2017年至2023年,达达的亏损依次为14.49亿元、18.78亿元、16.70亿元、17.05亿元、24.71亿元、20.08亿元、19.58亿元。


并且各玩家为了抢占市场,行业价格战依然还会持续下去。而谁能将烧钱进行到底,一方面考验的是平台能否提升规模效应,确保运力网络密度能够与商圈订单密度相匹配,另一方面则关乎玩家的资金储备。


闪送此时上市或许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结语:闪送未来不确定性较高


综上所述,由于行业门槛低,护城河浅,闪送商业模式的确定性并不高,在成长性上,闪送目前还没有和一家上游平台形成强绑定,在B端开拓上仍需时日检验。


展望未来,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资金压力凸显、盈利能力堪忧等多重困境。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将是闪送未来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闪送的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打造属于自身的差异化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来破局。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