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称小米智能快递柜关联公司完成首轮融资5000万元,投资方为小米集团和菜鸟集团,不过很快被各方否认了投资消息。
真假消息的背后,折射出末端最后一公里发展的不易。在快递小哥越来越难招的情况下,不少网点悄悄自己买起了快递柜,曾经一度不被看好的快递柜行业,会不会迎来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呢?
| 01快递企业低调中布局
放眼10年之前,快递柜遍地开会,伴随着一路狂飙的快递业务量,被各方寄予厚望。自三年前杭州东新园成为全国首个停用丰巢柜的小区以来,有关争议从未彻底平息,整个行业面临着吃力不讨好的盈利难题。
亿豹网发现,现在各地的普遍情况是,相比快递驿站内爆满的包裹,快递柜显得特别冷清。但无论是快递柜还是驿站,目前都面临服务业态相对单一、投入成本较大的问题,盈利情况并不理想。
相比于加盟式的快递驿站,直营化的快递柜运营成本更高。相比于灵活机动性强的驿站,快递柜两大刚性成本无法降低,首先是硬件投入和场地建设等费用,其次是人员使用运营维护等费用无法降低。
此前安信证券调研报告指出,单套快递柜一年的投入成本合计为16788元,而每年收入约在17800元左右,营收构成主要是快递员投柜、广告和消费者支付超时费或会员费收入三类。
其中,快递员投柜和广告分别贡献了大约9110元和6000元,占比分别为51.2%和33.7%,消费者支付超时费或会员费收入为2190元,占总收入的12.3%。
若单靠这些收入,在支付场地租金、折旧、维修费、电费、联网费和物业费等成本之后,毛利率仅剩6%。丰巢此前披露的数据来看,不到三年的时间,累计亏损超过25亿元。
快递柜是一项投资大、收益少的项目,在各路玩家纷纷撤退的情况下,丰巢先后收购了中集e栈和中邮智递,市占率一度扩大至69%,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市场局面。
与此同时,包括中通、韵达、圆通在内的各家快递企业,也都在推广自己的快递柜,并吸引加盟商购买使用,还有一些小型的快递柜制造公司,通过各种手段渗透到末端网点。
| 02移动快递柜有望推广
快递柜的投递率也是行业的一大问题。相比于快递驿站自己上门拉货,快递柜则需要小哥先从网点取货,然后逐个投入快递柜,尤其在旺季高峰,快递柜的效率劣势突出,且综合成本比驿站要高。
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整个行业箱递率仅达10%左右,预计2025年将达到30%。
最为关键的是,快递柜商业模式还不清晰,主要依赖向快递员收取少则3角,多则1元的存放费用,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尽管试水开拓洗衣、广告、零售等其他业务,但收效甚微。
另外,随着送货上门的普遍推广,快递柜也面临着挑战。两年前,菜鸟驿站宣布推出免费送货上门服务,由此产生的派费由淘宝天猫补贴。而包括三通一达、极兔在内的快递企业,也通过不同形式加码上门。
亿豹网发现,虽然丰巢快递柜遇冷,但网点对于快递柜的需求却长期存在,尤其在快递员难招的一二线城市,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无需人工值守。有的网点自己购买快递柜后,安装在小区内,仅供自己的快递员使用,降低投递成本与客户投诉。
网点对于快递柜的品牌并不重视,更在意价格方面,而各大快递企业也都有自己的末端系统,这方面无需担心。
甚至有的厂家研发了移动快递柜,将柜体放在新能源汽车底盘上面,格口可达300个,汽车长期停在小区的停车位中,居民同样可以24小时取件。
北京的一位网点负责人告诉亿豹网,根据测试,移动快递柜采取按月付租的形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人手的短缺,并且能够降低运营成本。
每天早上,都会有专门的司机将装满快件的车开到固定停车位,因此解放了小哥。但这样的场景并不是在每个小区都适用,需要综合考虑小哥派费、小区状况、车位情况等综合因素。
当前快递柜行业盈利不理想,主要受各种驿站冲击较大,但随着小哥招聘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快递柜能否在产品与模式上加快迭代,迎来属于自己的第二春,还有待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