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2025年7月29日,国家邮政局再次召开整治“内卷式”竞争座谈会,直指行业痛点与顽疾。
反内卷高压态势之下,快递股近期迎来一波上涨行情。与此同时,随着申通收购菜鸟速递,快递行业竞争格局即将再次重塑。
要破除“内卷式”竞争,除了技术赋能、产品创新外,“出海”与“进村”,成为开拓增量空间、减少存量内卷的关键路径。
当然,涨价作为“反内卷”的必要措施,效果更加立竿见影。7月中旬,义乌等产粮区传来发货费上调的消息,涨价幅度在几分钱到几毛钱不等,无论政策最终能否落地,但向市场传导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
亿豹网了解到,不可否认,在很多产粮区,不少快递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仍然以低于成本价揽收。新一轮“反内卷”号召以来,各方已在采取积极行动,但最低1元的发货价仍遍地开花,这些特价件让末端派件网点痛苦不堪。
值得注意的是,《价格法》近期启动修订,剑指低价倾销。其中对低价倾销作出明确界定,即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或者强制其他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
类似于快递恶性价格战,如果是为达到排挤竞争对手、独占市场的目的,不仅经营者本身不能低价倾销,而且“强制其他经营者”低价倾销,也是违法的。这是对当下“内卷式”无序竞争——卷低价、卷补贴、卷倾销,以及“平台请客,商家出钱”等行为做出直接规制。
另外,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今年10月15日起施行,其中新增了规范“内卷式”竞争专条,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两个法律将形成立法的协同效应,在价格立法、市场公平审查、反垄断等多个层面上治理“内卷式”竞争与无序的低价倾销。
放眼到快递行业,从近几个月的数据不难看出,当前“以价换量”策略边际效应递减,继续降价对增量需求拉动有限,反而直接侵蚀总部及加盟商利润。
在政策引导下,行业无序竞争有望边际好转,“反内卷”政策托底行业价格,韵达、申通、极兔等加盟制快递企业将从中受益。叠加四季度传统旺季来临,价格企稳将显著改善企业盈利空间。
这一影响从资本市场也不难看出,近一个月以来,快递股呈现集体上涨态势,其中极兔近一月涨幅超过50%,申通超过40%,韵达、圆通接近20%。低估值背景下,“反内卷”政策可能带来快递板块估值修复,企业竞争力提升。
亿豹网发现,除了涨价,业内正在期待更多的“反内卷”举措落地,包括打击黄牛、遏制罚款、禁止刷单、制定最低派费标准等等。
回顾近年来快递行业竞争阶段,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2019年之前,行业处于集中度不高且快速增长时期,虽是价格竞争,但行业整体利润仍在扩大,包括加盟商在内,末端的利润处于历史高位。2020年以后,随着新的竞争主体加入,行业恶性价格战爆发,末端乱象层出不穷。
随后,多地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打击恶性价格战。2023年政策整体不干预、局部有托底,维护市场价格底线。2024年8月,国家邮政局召开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专题会议,提到坚决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2025年以来,产粮区特价件不断拉低行业均价,总部、加盟商经营压力均较大。在各行各业“反内卷”大背景下,快递行业积极响应,力图改变“增量不增收”的行业窘境,但多方呼唤具体的举措应尽快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