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金九银十”的传统IP,大闸蟹一直是各大平台争抢最为激烈的品类之一。
大闸蟹寄递,是时效强、配送服务要求高的生鲜冷链业务,需要落地资源部署与提供售后保障等一系列举措,背后更考验快递企业综合运输解决方案能力。
当下,顺丰和京东物流在大闸蟹寄递市场已经占据一定优势,往年通达系快递也曾布局这一领域,但近两年已经鲜有声音。冷链市场庞大、单价理想,是反内卷的新高地,但高成本投入与高标准服务的入场券,并非所有企业都能拿到。
无人机全货机全上阵
亿豹网了解到,一旦消费者收到死蟹,这部分货损成本通常需要快递公司承担。因此,提升全程时效、保证全链路温控、降低货损率,是大闸蟹揽派的重中之重。
9月25日,在阳澄湖开捕现场,顺丰无人机在湖区装载大闸蟹之后,最快4分钟,便将刚捕捞上来的大闸蟹运至顺丰阳澄湖中转场。顺丰“长”“短”线结合投入大量运力资源,开通面向全国市场的大闸蟹寄递流向和专项寄递线路,确保最快时间送达。
顺丰在阳澄湖畔投入多架次丰翼无人机用于短驳,可实时获取传输位置、状态等信息,实现了远程精准操控。同时在核心产区部署20余辆无人车,穿梭于200个临时揽收点间,蟹农无需长途跋涉,即可在最近的揽收点完成寄递操作。
顺丰这一波操作足够吸引眼球,但也充分体现了时效在冷链运输中的重要性。航空运力方面,顺丰采用“全货机直发+优质散航资源”结合的方式,投入30余架全货机,并依托杭州、鄂州两大航空枢纽,实现了苏州同城半日达、江浙沪经济圈当日达、以及全国200多个城市次日达。
京东物流同样不敢怠慢。今年京东在阳澄湖大闸蟹产区投入超千名快递小哥揽收作业,并在阳澄湖、兴化地区两个超1万平米的临时分拣中心,再通过加密京津冀、珠三角地区航线,投入全货机、散航近百条,以及干线拉直、高铁直发等,实现苏州、上海当日达,寄北京、深圳等核心城市最快次晨达。
大闸蟹作为典型的生鲜产品,需要从最新鲜源头把控,提升其标准化程度。比如在温控方面,捆绑包装好后的大闸蟹最多可存活72小时,死蟹不能食用,大闸蟹比较适宜的冷鲜温度是4-10℃,因此在包装时就要求大闸蟹与冷媒隔离,确保大闸蟹保持活性。
如何保证全链路有效冷藏,成为快递公司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当下,除了顺丰与京东物流之外,其他快递企业很难在阳澄湖分一杯羹。
大闸蟹寄递赚钱难
亿豹网发现,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深入大闸蟹产销环节,在扩展特色农产品市场空间和销售渠道的同时,也为物流配送提出新的考验。
在此背景下,快递企业不只是将“触角”深入到源头产地,还借助科技手段,助力产区打造上下游生态圈。
比如,顺丰持续提升阳澄湖预处理中心的服务水平,为蟹农蟹商提供集订单处理、大闸蟹仓储、预冷、分选、包装和运输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并通过采用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大幅提升自动化分拣的精度与速度,有效降低人工错误和成本。
面对直播电商带来的订单分散、配送时效要求高等难题,顺丰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来构建智慧物流平台,推出智能派单、车辆可视化跟踪、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即使在大闸蟹寄递旺季,也能保障物流信息处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京东快递则升级了大闸蟹专属定制的四层保护包装,大大降低运输途中的破损率。针对部分人群的即时需求,顺丰推出“夜收夜派”模式,既能缓解寄递旺季的派件高峰,也能让B端用户有更多的时间自由度与灵活性。
不过,相比总部的强势出击,末端网点与小哥却并不热衷这一产品的派送。“双节期间货量本来就大,大闸蟹必须得优先派送,派费并没有增加多少,却增加了不少时效工单。”一位小哥吐槽说,很多破损与死蟹最后都由快递员买单了。
亿豹网获悉,对于加盟制快递来说,揽收网点要配备冷藏车与专业人员,购买泡沫箱、冰袋等物料,关键是揽收的小哥必须检查大闸蟹的活性,否则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死蟹,这些都要快递公司买单。而对末端派件网点而言,如果之前揽收与中转环节出了问题,仲裁理赔起来也非常麻烦。
大闸蟹寄递成本高企,并不一定能赚到利润,这也成为不少快递企业主动放弃这一市场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