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物流供应链领域完成了51起融资,融资金额约70亿元,与2023年上半年的58起、共90亿元的融资相比有些差距,而且今年上半年没有出现去年同期京东工业3亿美元B轮融资、极兔速递2亿美元D轮融资这样的超十亿元融资。(文末附2024年上半年物流供应链领域投融资事件列表)
2023年颇受资本青睐的跨境物流、跨境供应链、跨境仓储企业,在2024年上半年没有获得融资。
除了智能物流设备、绿色供应链等赛道继续“吸金”,我们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最受资本追捧的项目大多与重卡有密切关系,新能源重卡、智能驾驶重卡方面的融资有9起,总金额达30亿元,而且上半年单笔融资金额最高的如醇氢科技1亿美元、苇渡科技1.1亿美元、卡尔动力6亿元都来自这个领域。
随着物流市场供大于求,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承运方议价能力较弱、运价难涨。此时,在一条运输线路内,使用新能源重卡、智能驾驶重卡的企业一旦拥有了成本优势,竞争对手就不得不跟进,否则将被市场淘汰。也许很快,是否使用新能源重卡、智能驾驶重卡,将不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而是生或死的问题。
还有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正在做ESG规划,他们对运输链的碳排放有严格要求,愿意花更高的短期成本将新能源重卡作为主要运输工具。这些企业的运输业务订单极大且长期稳定,下游的物流公司为了保住相关业务更愿意购置新能源重卡。
如今,新能源重卡与智能驾驶重卡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比如一些企业走电动化+智能化融合路线,首先凭借电动化的节油经济效益优势实现对传统商用车的替代,驱动量产落地,再叠加智能驾驶技术,目前已进入落地阶段,并纷纷获得数亿元的融资。
上半年获得融资的企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发展趋势,比如新能源重卡中,有的用电、有的用氢、有的用甲醇,有的跑长途、有的跑中短途;智能驾驶重卡中,有的跑高速干线物流场景、有的跑低速封闭的港口枢纽场景,有的智能重卡独自行驶、有的专注于L4级混合智能编队技术方案,各有各的发展路线。
这些企业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大多非常年轻,“出身”不凡,自带新能源、智能基因。
新能源重卡:
用电、用氢、用甲醇、跑长途、跑中短途……
重卡是运输业第一碳排放大户,新能源重卡能有效帮助行业减碳减排,几年时间里,我国重卡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从不到1%快速攀升至8%。
绿色重卡数据显示,2024年1~5月新能源重卡共销20988辆(2023年1~5月共销8767辆),同比增长139.40%,销售新能源重卡的企业也从去年同期的79家增加至111家。
纯电动重卡仅凭借每年运营过程中的油电差价,就能看到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两至三年的运营,就能收回纯电动重卡的购置成本,这成为了纯电动重卡替换传统燃油车的最大动力。
物流企业表示,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是节能,所以企业在投放车辆的时候会选择24小时的运营场景,跑的公里数越多,省的也越多,从产品特性倒逼企业转变思维从而把效率提升。相对比于传统燃油车,平均每公里节约2块钱的运费,同时新能源重卡减少了尾气排放,降低了环保税等费用,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
获得近亿元A轮融资的零一汽车的观点是:重卡的电动化不会像乘用车那样,逐步渗透市场,而是会像一场洪水:当柴油重卡迎来换车高峰,电池价格进一步下降,宏观经济给运价施压,三者形成交汇点,中短途市场的新能源重卡就会灌下来。
零一汽车入局的是中短途运输的场景,因为中短途重卡拥有最大的份额,约800万台重卡存量市场里,中短途车辆占比为70%。
零一汽车的计划是先通过电动化赚第一桶金,覆盖短途货运,同时自动驾驶通过影子模式上车迭代起来;后期法规、技术成熟时,再把产品功能向长途化、无人化延伸。
获得1.1亿美元B+轮融资的苇渡科技则在“死磕”长续航纯电重卡,其新一代电动重卡能在49吨总重情况下实现670公里的续航,同时搭载了800V高压平台和快充方案,在36分钟内可以补能400公里。
据测算,全球新能源重卡在2028年将达到200万辆,苇渡科技希望到时能够至少占有1%的份额。
获得1亿美元A轮融资的醇氢科技,看中的是被称为液态的“电”、液体的“氢”的甲醇,醇氢科技认为甲醇是商用车新能源转型的最优解,理念是“醇比油省,醇比电赚”;以远程星瀚G醇氢电动重卡为例,较柴油车最高可节能32%,每公里最多能省1元钱,三年省出一台车。
完成3.8亿元A轮融资的质子汽车“两手抓”,同时打造氢能和纯电两大技术路线交织的系列化车型,足以覆盖短倒运输及干线物流、市政环卫、工地建设、港口运输等多个领域。
智能驾驶重卡:
高速干线物流场景、低速封闭场景、独自行驶、智能编队行驶……
全球自动驾驶已进入商业化落地关键期。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了众多支撑自动驾驶发展与商业应用的政策。去年年底,根据四部委部署,未来试点区域的“无人驾驶”车辆可以在当地申领正式的机动车牌照。干线物流场景被认为是将最快实现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的场景之一。
5月,自动驾驶卡车技术和运营公司嬴彻科技宣布,嬴彻卡车NOA已搭载于多个品牌和车型,安全运营里程突破1亿公里,这标志着智能重卡已实现干线物流行业全覆盖。
重卡的根本属性是生产工具,重卡车主最看重的是经济实惠,能创造价值的技术才是最好的技术。物流行业的利润已经很薄了,智能驾驶企业致力于做大家有利可图的事。
完成Pre-A轮融资新一轮交割(总金额超1亿元)的千挂科技表示,千挂科技不是靠卖卡车硬件赚钱,而是靠使用卡车和智能驾驶系统、通过帮助客户节油省人来分成赚钱。5月,千挂科技与东风柳汽联合研发的智能驾驶物流运输工具AutraOne首批总计20辆正式下线,后续,该批车辆将投入千挂科技所打造的长途干线“双驾驶员变单驾驶员”的商业化物流运输中。
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的DeepWay深向,是中国唯一实现量产交付的正向设计卡车造车新势力。今年5月,DeepWay·深向星辰量产一周年,累积交付车辆超1000台,运营累积里程2000万公里。运营数据显示,DeepWay·深向星辰对比LNG重卡,单日可节省500元以上运营成本。
获得6亿元A轮融资的卡尔动力CEO韦峻青表示,自动驾驶货运市场规模巨大,安全性高,是L4级赛道中能率先实现无人化与商业化的领域之一。未来十年,L4级自动驾驶货运将释放每年万亿人民币级别的商业和社会价值。
卡尔动力创新性地率先提出L4级混合智能编队技术方案,由一名司机驾驶L2级领航车辆,引领多辆L4级自动驾驶卡车行驶。依靠混合无人化的技术突破,核心安全指标相比L4级自动驾驶单车提升了20倍,在干线运输路线上安全性已超越了人类驾驶员。同时有效降低风阻,减少了5%~10%的能源消耗。
完成数亿元C轮的主线科技,其智能卡车在高速干线物流场景、低速封闭的港口枢纽场景都有成功落地应用。同时,主线科技自主研发的Trunk CAFC网联自动驾驶货运编队技术,让“公路火车”成为现实。
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的斯年智驾是全球场景物流无人驾驶领军者,位列全球港口无人驾驶车辆市场份额第一。其打破了行业对狭义港口场景无人运输的限制,基于通用的车云无人驾驶系统与灵活的运输作业工艺结合,拉通涵盖港口、散货集散地、物流园区、场间短驳等斯年无人运输系统可高效拓展的业务场景,展示出了一个千亿级规模的场景物流市场。
年轻,“出身”不凡
自带新能源、智能基因,规模化发展……
上半年获得融资的新能源重卡、智能驾驶重卡企业都非常年轻且发展路线鲜明,除了主线科技成立于2017年,其他都诞生于2020~2022年,其中以2022年居多;他们大多“出身”不凡,自带新能源、智能基因,很多实现了规模化量产。
醇氢科技
醇氢科技成立于2022年,是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企业。依托吉利的技术积累,远程作为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商用车集团,前瞻布局打造了醇氢电动特色战略技术路线。
以近日远程星瀚G醇氢电动重卡应用于山西长治煤炭运输线路为例,得益于稳定低廉的醇价,远程醇氢重卡与柴油重卡相比最高可以节省32%燃料成本,购车成本较电动重卡低四分之一以上。同时,远程星瀚G醇氢电动重卡具有不依赖充电桩、动力在极寒环境下不衰减的特性,以及享受新能源绿牌路权政策,非常适合在北方使用。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推出醇氢重卡、轻卡、小卡、客车的企业,远程旗下醇氢产品,可覆盖从漠河到吐鲁番,从平原到高原的中国所有使用场景。
零一汽车
零一汽车成立于2022年,专注于中短途重卡的新能源化,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运输机器人公司。其创始人、CEO黄泽铧曾担任图森未来联合创始人;联合创始人、总裁张红松曾任北汽福田戴姆勒副总裁、三一重工总经理。
6月,零一汽车宣布完成近亿元A1轮融资,本次融资由上海初速度、辰韬资本、天善资本、国发文鑫等联合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方“上海初速度”实际上就是自动驾驶明星公司Momenta,其在乘用车量产智驾赛道已处于领先地位。
5月中旬,零一汽车的两款新能源重卡产品“惊蛰”和“小满”实现量产交付。6月底、7月初,零一汽车接连实现150台新能源重卡签约。
零一汽车预计2024年销售量将突破1000台,销售额预计达到6亿元人民币。
质子汽车
质子汽车成立于2022年,是陕汽集团旗下专注于全品类新能源商用车科技成果转化的整车公司,成立至今累计融资超6亿元。
质子汽车根据场景需求量身打造氢能和纯电两大技术路线交织的系列化车型,完成短倒运输及干线物流、市政环卫、工地建设、港口运输等多方面全领域产品覆盖。
质子汽车已布局“新能源+智能网联”全系统技术链条,形成重卡到轻卡的全系列新能源智能商用车整车开发平台,率先开展省内氢能重卡示范运营,完成十余款氢能产品开发,23款新技术研发项目论证立项。
苇渡科技
苇渡科技成立于2022年,是国内第一家纯正向研发的新能源智能重卡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其创始人韩文曾就职于桥水基金、金沙江创投等投资机构,也曾在重卡自动驾驶公司Plus担任首席战略官(CSO)兼首席财务官(CFO)。
苇渡科技纯电重卡已经在国内正式投入使用,配置729kWh电池,在49吨总重量下可以实现670公里续航,且配置兆瓦级双枪快充,35分钟补充超过400公里续航。
苇渡科技的合作伙伴包括迪卡侬、嘉民集团、荣庆物流、嘉里物流等。其中,荣庆物流已向苇渡科技采购300台重卡,并且在2022年成为苇渡科技的战略投资人。
6月,苇渡科技纯电重卡成功在美国完成单程2800英里(4500公里)横跨东西岸路测,从东岸纽约到达西岸洛杉矶,创造了新的新能源重卡单程行驶距离的纪录。
千挂科技
千挂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顺丰控股投资的智能驾驶公司,同时顺丰快递也是千挂科技的客户。
千挂科技通过全栈自研的、具备“脱手脱眼”能力的智能驾驶系统,为物流行业客户提供基于智能驾驶技术的常态化智能物流运输服务,累计完成数百单安全交付,其中包括广州到武汉单程超过1100公里、双向对发、背靠背往返订单,以及来自顺丰等对时效性具有极致要求的客户订单,所有订单均由单驾驶员完成。
5月,千挂科技与东风柳汽联合研发的智能驾驶物流运输工具AutraOne首批总计20辆正式下线,其基于乘龙H7型重卡牵引车开发,定制配套130方低风阻厢式挂车,搭载了千挂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系统AutraPilot,具备省人、省力、安全、节油的特点。
DeepWay深向
DeepWay深向成立于2020年,由百度与公路干线物流产业互联网头部企业狮桥联手打造,是中国唯一实现量产交付的正向设计卡车造车新势力。
DeepWay·深向星辰是百度Apollo智能驾驶技术在商用车重卡领域唯一落地应用车型。5月,DeepWay·深向星辰量产一周年,累积交付车辆超1000台,运营累积里程2000万公里,社会道路测试里程71万公里,已覆盖高速干线、港口、支线倒短、大宗货物运输四大核心运营场景。
5月、6月,DeepWay深向先后完成坤达物流的首批24台智能新能源重卡交付、鑫鑫驰腾的首批20台新能源重卡交付、瑞弘物流的100台智能新能源重卡首批8台交付。
卡尔动力
卡尔动力成立于2021年,是由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孵化的公司,6月卡尔动力宣布完成6亿元A轮融资;在过去一年,卡尔动力累计融资超10亿元。
卡尔动力始终专注于解决大宗物流运输的行业难题,创新性地率先提出L4级混合智能编队技术方案,即由一名司机驾驶L2级领航车辆,引领多辆L4级自动驾驶卡车行驶,车队能自动组队、离队、换道、处理积雪结冰路段、灵活应对社会车辆、高效通过收费站及通过红绿灯路口等。
卡尔动力已累计L4级自动驾驶大宗货运总重超4500万吨公里,编队示范运营总里程数突破800万公里,在自动驾驶货运无人化和商业化进程上领跑全行业。卡尔动力携手合作伙伴推出了具备无人化能力的前装量产重卡车型,覆盖新能源、燃油、天然气等多种动力类型。
目前,卡尔动力聚焦大宗物流这一高需求、路线相对固定、对降本增效需求强烈的细分场景,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开展常态化的测试与运营。
主线科技
主线科技成立于2017年,以李德毅院士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心团队为领导队伍。目前,公司已与一汽解放、中国重汽、徐工、三一重卡、福田汽车、北奔重汽等主流商用车企携手推出十余款智能卡车。
在低速封闭的港口枢纽场景,主线科技已累计交付超过300台智能卡车,Trunk Port智慧港口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在天津港、宁波舟山港、烟台港、合肥港、中海油惠州物流基地等重要项目接连落地,成功实现商业化验证和复制推广。
在高速干线物流场景,主线科技已在京津冀、山东、长三角、内蒙古等区域取得自动驾驶卡车商业化运营许可,基于Trunk Freight解决方案,为中储智运、德邦、申通、顺丰、京东等头部物流客户提供智能运输服务,累计运输里程超过2000万公里。
主线科技自主研发了Trunk CAFC网联自动驾驶货运编队技术,5月,主线科技获北京首批智能网联重卡编队路测通知书。
斯年智驾
斯年智驾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场景物流无人驾驶,位列全球港口无人驾驶车辆市场份额第一。1月,斯年智驾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这是斯年智驾自成立以来的第六轮融资。
针对场景物流中的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斯年智驾已在港口、散货集散中心、物流园区以及场间短驳等场景落地,实现全球最大规模无人运输车队常态化运营。
截至2023年底,斯年智驾在场景物流全业务线累计部署无人运输车队规模达220辆,获得8个港口的商业化付费订单,行业商务化速度显著领先。
在中国,斯年智能水平运输解决方案已在十余个港口、散货集散地、工厂、园区得到了应用,每天运输大量的集装箱、干散货以及件杂货。斯年智能的无人运输车辆不需要单独划定无人驾驶隔离区,而且在传统作业流程中与有人驾驶车辆实现混行作业。斯年智能水平运输解决方案的技术与经验正在向海外输出。
附2024年上半年物流供应链领域投融资事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