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与商家颇有怨言,为何却都离不开拼多多?

来源:亿豹网 2024-06-13 17:56

仅退款、先用后付、自动跟价,纷纷成为了内卷之下各大电商平台的标配。


拼多多发布的618战报显示,第一周内百亿补贴商家数量同比增长九成以上,手机类目销售总量达300万台;白酒品类、床上用品、个护家清、宠物品类、男装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全部超过100%。


如果结合此前拼多多“炸裂”的一季报,可以发现,拼多多的高速增长仍在持续,甚至竞争对手那边部分行业下滑的类目,他们还能翻倍增长。


在电商红海中,做到这些,拼多多没有开辟任何新的商业模式,也没有创造任何新技术,更没有发起一场投资并购。它只是不计一切做到一件简单的事:构建一个机制,让东西自然变便宜。


亿豹网发现,纵观国内电商发展史,拼多多的确算一个奇迹。两年交易额破千亿,三年完成上市,五年成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八年坐上电商市值榜头把交椅。


1718272604466458.png


但在快递物流领域,很多人说拼多多没有护城河。相比于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全面开放,阿里旗下菜鸟物流四面出击,抖音联合快递企业推出按需配送,拼多多在物流方面动作并不频繁,但这些都丝毫不影响拼多多对快递企业的深度绑定。


除了平台每天过亿的快递订单之外,多多退货、多多驿站也带给快递企业更多的选择机会。与此同时,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增势迅猛,给快递企业摆脱内卷,出海落地提供了现成的流量支撑。


很多人就会疑惑,都说现在大环境不好,那拼多多的增长为什么能够逆袭?拼多多增长的根源到底在哪儿?对于仅退款等服务,快递企业与商家也颇有微词,但为什么还愿意扎根拼多多?


拼多多今天雇佣不到1.5万名正式员工,是阿里的6%、京东的3%,这些人同时支持着拼多多主站、多多买菜和Temu,分别对垒阿里、美团和SHEIN。按人均创收的话,拼多多比Costco还高效。


阿里比所有其他公司都清楚拼多多的增长是多么可怕,阿里第一次正视拼多多的威胁是在2018年双11前后,当时这家低价电商还在用菜鸟平台下单发快递,每天的订单量几乎对阿里透明。


拼多多崛起的关键,就是低价到极致简单。拼多多消灭了购物车,不用各种红包与优惠券,也不用算数学题,鼓励先下单再扣款,把用户下单的决策流程压缩一个按钮。上亿用户主动分享链接,帮自己砍价。


对商家而言,不需要研究复杂的平台政策、比拼服务或者其他能力,只需要比单件商品的价格。想更快卖出更多商品,只有给出全网最低的价格,才可以获得平台流量。


1718272624744242.png


当线上流量起势,2019年拼多多推出“百亿补贴”频道,试图改变低价的负面形象,现在看来,它成为了拼多多扭转局面的关键战役。如今,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入驻拼多多,他们更需要处理大量的尾货和库存。


黄峥曾明确表达过,相比商家,拼多多把用户放在第一位。“仅退款”这一规则在2021年初上线,旨在对货不对板、质量不合格、恶意欺诈的商品进行改善售后体验,这一功能大多数出现时候在单笔20元以下的订单中,当大数据监测到用户与商家发生纠纷时,平台会自动介入直接为用户退款。


亿豹网了解到,但一些商家也坦言,“仅退款” 规则被滥用,导致一些商家受损,下游的快递小哥更无奈,很多时候他们成了最终的买单者。


拼多多的考核规则包括发货、货物质量、物流、消息回复时间、客服纠纷等多个方面,尽管仅退款受到不少吐槽,但该设计帮助平台维护了用户的信任,且节省了大量售后成本。


整体来看,拼多多的逆袭,既有内在经营能力的提升,又抓住了外部因素的变化,挖掘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又为商家提供了更高的增长空间。


当竞争对手经过质疑与理解之后,现在纷纷模仿起拼多多来。而拼多多又将下一个视角转向海外,Temu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海,国内快递市场内卷持续升级的背景下,拼多多的打法值得每一家快递企业深思。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