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春晓计划”正式上线,一个令人意外的数字是,随后的Q2,京东新增商家数量同比增长417%。一个“更开放”的京东逐渐露出真容。
“消费者的需求是分层的,我们相信可以通过POP(Platform Open Plan,指以第三方商家形式入驻京东平台开店)商家的引入,来满足不同人群,更多个性化的需求。”针对平台生态扩容背后的用意,京东零售生态服务部平台规则与策略部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线上采访时如此表示。
“开放”的步子迈得又大了一些。8月28日,京东官宣升级“春晓计划”举措20项。记者注意到,京东在流量扶持、降低开店成本等均进行了“新规则”的制定。
年初,刘强东就痛快发话:“商家想用极兔或者通达系快递,就让他们用。”在“新规则”中,这一点得到体现。京东表示,除了会将自身的供应链能力开放给商家外,京东还与中通、圆通、申通、韵达、极兔、德邦等第三方快递公司深度合作,全面开放。
更为重要的是,新的“开放”是一种双向的“开放”。一面,京东POP商家和对应的“新供给”迅速增加,原自营占比过重的生态需要这样的平衡;另一面,上半年来,京东多次传递“将自营模式视为一个普通商家”的信号。
扩容与平权同时进行。“开放”不是口号,改变迫在眉睫。
谁在涌入京东开店?百亿流量向谁倾斜?
“春晓计划”推出后,京东POP生态的扩容肉眼地可见在加速,而二季度新增商家数量417%的同比增长,让这项开放计划的升级,也来得更快了一步。
在一个新的平台,如何更低成本获得更多流量,仍是商家方关注的重点。记者注意到,此次“春晓计划”升级举措20项中,有6项是为解决商家流量问题推出的扶持举措。
首先是流量生态的升级。京东称,将为第三方商家投入百亿流量扶持。一方面,京东主站首页“百亿补贴”、“9.9包邮”、“京东秒杀”等核心频道及微信域、搜索推荐页面等将全面向商家倾斜流量。另一方面,京喜主站首页“9.9频道”、“特价团”等则重点扶持个人及个体户商家。
从流量曝光的主要区域来看,部分更具价格优势的商家的优先级更高。而一直以来,POP生态的扩容,都与京东大的低价战略相辅相成。不过,京东扩充三方商家,更多意在丰富商品侧的供给,所以注定不会在品类上设限。
从已增商家“结果”上看,全类目商家都在涌入京东平台。京东零售生态服务部商家入驻规则部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整体的涨幅普遍都是比较高的,其中比较亮眼的,包括商超、时尚、家居等几个品类,整体增速是高于大盘的。”
京东方面还透露,在新增商家中,具有供应链优势的工厂型商家、品牌型商家占比能够达到38%。新升级的举措中,对拥有货源优势的工厂型商家,京东表示此类商家可入驻京东供销平台,以“工厂店”模式为其他代销商家供货,免交平台使用费,部分品类质保金0元起。
那么,百亿流量向谁倾斜?一方面是新入驻商家。京东零售生态服务部平台规则与策略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哪怕是新开的小白店铺,就算上架一个商品,只要开通广告投放,自动就会发放300块钱的虚拟金到商家的账户。”此外,举措升级后,新商家可获28天双倍流量激励。
另一方面是优质店铺。新举措中,京东称商家的“店铺星级”越高,代表服务和产品质量越好,参与的流量场域也会越多,搜索结果排名会更靠前。记者注意到,目前,4.5-4.9星级店铺及“五星店铺”已能在商品搜索结果页面进行全量展示露出。
扩容、平权同行 京东想找结构性“新平衡”
增加和升级新商家等扶持的举措,意在扩大商家总量、扩充POP生态。不过,这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一直以来,京东都是一个以自营优势著称的平台,自营占比近八成,想要真正扩容三方,谋求多元的生态,自营与商家的平权,更加重要。
4月,集团组织变革大调整来临。记者注意到,在“动刀”采销作战单元的权责的同时,京东各作战单元内不再分自营和三方商家团队,而是全盘统筹该品类下的所有业务,推动自营和三方商家进一步“平权”。
组织结构的变动,是适应新逻辑的“引擎”。
对于当时这一重要变动,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对记者表示,“原有的逻辑和路径为什么行不通,是因为如果以营收为指标的话,平台流量一定优先自营,更具低价优势的POP商品没办法充分展现。”
他还就此判断,自营、POP在京东平台进一步“平权”,未来京东零售内部的考核指标,销售额权重会更大,不再是营收指标。新升级的“春晓计划”,重点也是自营、POP一视同仁。
那么,三方生态的扩容会否对自营长期塑造的“品质”造成一定程度牺牲?三方商家又是否需要更严格的规则来“统一”?
“本身消费者的需求是分层的,除了极致的体验之外,还有其他的消费者有更加个性化的需求,我们相信这些也是可以通过POP商家的引入,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京东零售生态服务部平台规则与策略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自营和三方整体从规则上是一致的,都是以产品、价格、服务来衡量。”
而从现阶段来看,京东对三方生态的扩容以及与自营的平权上,都处于提速期,他们共同服务的都会是一个越来越开放的京东。但短期来看,这样结构性的平衡其实并不好找,但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不会为此多暂停哪怕一秒。
一个开放的京东,需要更多的水源、火力与平衡,以对抗新周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