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递小哥痛苦不堪的“仅退款”,在电商行业即将终结。
4月22日,据媒体报道,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 “仅退款”,只待最后官宣。原有的 “退款不退货”申请,将交由商家自主处理,平台不再主动介入。
2021年,“仅退款”由拼多多率先推出,后在2024年时被京东、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相继引入,成为各大电商平台标配。这一政策推出的本意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用户权益,无需经历繁琐的退货流程,并倒逼电商卖家提升产品品质。
亿豹网持续关注“仅退款”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这一规则被指过分偏袒消费者,并引发羊毛党利用平台规则薅商家羊毛,甚至快递小哥一度成为“仅退款”的背锅侠。
恶意利用规则漏洞
业内关于取消“仅退款”的呼声不断,引发相关部门重视。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释放了强烈的信号,明确表示会对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造成商户货款两空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
此前,淘宝天猫早在去年7月就率先松绑“仅退款”规则,打响行业“反内卷”,其后京东、快手等电商平台相继进行规则优化。阿里巴巴旗下平台1688表示,将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全面取消“仅退款”。
今年1月,拼多多也宣布从运营侧、商家侧及用户侧推出五大举措优化“仅退款”,不再主动介入优质商家的“仅退款”,同时完善内部打标机制,通过分析、研判停止恶意用户的“仅退款”售后支持。
长期以来,在电商业内,“不退货仅退款”的售后服务尽管具有争议性,但的确为平台“拉拢了”不少消费者,这一举措能降低购物门槛且打消用户顾虑。尤其是在电商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市场份额的重要性高过一切。
但也有一些“用心”的消费者利用该政策仅退款不退货,薅商家羊毛,给商家造成极大损失,甚至有团队专门钻漏洞逼迫商家支付“保费”,严重破坏了营商环境和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
“1400元的洗衣机因无法安装被仅退款”“网购11元衣服仅退款被判赔800元”等话题频繁登上热搜,不少买卖双方因“仅退款”对簿公堂,这种机制让正当经营的商家遭受损失,而最终只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权益受损的还是消费者。
亿豹网了解到,也有不少消费者支持这一规则。比如一件东西本身价值就不大,一定要退货的话甚至抵不上快递费,寄来寄去浪费资源;还有一些商品已经损坏,无法再次销售,退不退回区别不大。
包括“仅退款”规则在内,从“电商包邮”,再到“7天无理由退货”,中国电商行业对规则的探索从未止步。实际上,规则本身不存在好坏,问题的关键在于有人利用了规则,而规则却没能准确识别,及时处理。
羊毛党肆无忌惮
快递小哥之所以痛恨“仅退款”羊毛党一族,在于他们恶意利用“仅退款”进行“薅羊毛”,大量下单后不退货,商家无奈投诉快递企业,很多情况都是小哥掏钱承担了赔偿。
“仅退款”之后,一部分商家投诉快递签收未收到,甚至还有一部分消费者“仅退款”后取走快递。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虽然是少数,但也暴露出了“仅退款”规则的漏洞。
一位电商商家关先生调取驿站视频后称,一名女顾客在购买了价值1800元的4件商品后,进行了全额“仅退款”操作,却只退回一件商品,将另外3个快递全部取走了。于是关先生决定驾车近千公里,找到该顾客讨要一个说法。
亿豹网发现,在保护隐私的名义下,有了虚拟号的“掩护”,一些羊毛党更加肆无忌惮。而无奈背锅的小哥对取消“仅退款”的呼声愈发高涨,一位小哥吐槽说,对于“签收未收到”的投诉,大部分是很难调到监控的,尤其是一些放在驿站与门口的件。
规则漏铜衍生出羊毛党一族的产业链,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仅用5.99元就可以购买一份平台“仅退款”攻略。一些羊毛党通过出售教程组团薅羊毛,通过虚假维权,以“质量问题”等理由申请退款,再通过二手平台转卖货品获利,他们称之为零成本进货。
当“仅退款”渐渐背离初衷,成为被恶意滥用的武器,这个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无人满意,包括高度敏感的商家同样绷紧神经,涵盖快递企业在内,这是一个各方都难以承受的代价。
业内一致认为,取消无序的“仅退款”,有助于电商行业从低价竞争回归良性竞争,保障商家的经营公平,释放消费活力,促进平台健康发展,这也最终符合用户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