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速双11单日货量破万吨 大包裹战略发威

来源:驿站 2016-11-12 20:49 分享到

11月11日当天,优速全网发件重量首破万吨,达到了11000吨!这对优速来讲,意味着什么呢?在老鬼看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包裹这条路选对了


优速在两年前正式启动“大包裹”战略,在当时看,是一个需要很大勇气才能做出的决策。毕竟,定位大包裹意味着操作、场地、末端等各个方面的体系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造、升级,甚至重构。


事实证明,这条差异化的突围之路,优速选对了。优速董事长余联兵表示,小包裹市场目前仍旧处在同质化竞争的状态下,作为一家规模相对较小的快递公司,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成本效益上都无法与快递一线巨头抗衡,经过一段发展阵痛期后,最终决定将战略中心转型至2-100公斤的大包裹市场,实现差异化发展。经过一年的大包裹战略落地,这块的业务增长超过了60%,并且有了一定的利润空间。


更“幸运”的是优速在“通达系”快递和顺丰上市之前,完成了这一布局。


目前,圆通和中通均已上市,而顺丰、申通、韵达借壳上市计划也已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五家一线快递巨头上市以后,将对二三线快递公司带来巨大的成长压力,市场空间有可能会被进一步压缩,而如果和上述五家公司提供高度类似的同质化产品,无疑生存空间更加狭小。因此,优速在2015年宣布转型并布局大包裹战略,应是意识到了未来竞争的惨烈程度,从目前来看,优速找准了风口,大包裹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城墙”,起来了


在谈及优速的大包裹战略时,余联兵曾有过两次精彩的论述。


一次是谈怎么做好“大包裹”——如何把大包裹这座金矿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守住金矿,挖掘金矿、更要培植金矿,需要看我们优速团队的七十二般变化。我想,无外乎几点,一是产品,二是品质,三是品牌。大家仔细想想这三点,都是与用户密切相关,所以,优速必须以用户的需求作为战略设计的核心。用户最基本和最期望的需求是什么?是价值认同。


一次是谈怎么做强“大包裹”——既然大包裹市场是一座金矿,谁都来想挖,那么我们为何不做的更好,建一座城墙壁垒,让别人想挖挖不了,想做做不好,我们必须成为这个领域最好的自己。


余联兵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带领优速在大包裹这个细分领域,构建起坚实的城墙。


迈过了1万吨这个门槛后,余联兵的“城墙”不但起来了,而且越发稳固。


双十一主力军团的通达系,均以小包裹为主,平时的日均票件量约在800万件到1000万件之间,以每票1.5KG计算,大约在12000吨到15000吨之间。也就是说,目前国内主要快递企业业务量能够达到万吨级别的只有顺丰和通达系。


当然,优速单货量突破1万吨是在“双11”这样行业业务量集中暴涨的前提下完成的,严格意义上讲,还算不上“万吨俱乐部”的正式成员。只有日均货量稳定在1万吨以上时,才可以说真正拿到了“万吨俱乐部”的入场券。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