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当海尔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第十六个年头了。”7月26日,优速快递供应链事业部负责人陈建丞在天津海尔创新产业园万分感慨地说。40天前,优速快递宣布获得A轮超过3亿元的融资。其大包裹战略不仅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还受到全球最大家电品牌之一海尔的肯定——
大包裹战略俘获海尔心
若非陈建丞拥有丰富的海尔物流服务经验,优速快递与海尔的战略合作或许会放缓许多。而如今,优速快递已承接了海尔在东北、华北、华中地区10个仓库的备件物流和仓储管理业务—这个范围还在不断地扩大。
2013年,时任优速快递山西负责人的陈建丞得知海尔很快将进行三年一度的物流服务招标。那时,优速快递虽未明确提出大包裹战略,但其产品结构已向以3公斤~50公斤为主的大包裹转移。产品结构的调整让陈建丞意识到,虽然与一线快递企业仍有差距,但优速快递在此次招标中仍有机会。
“开全网会时,我一边准备标书,一边向董事长汇报了这个情况。”陈建丞说。优速快递董事长余联兵对陈建丞的计划非常支持。他告诉陈建丞:“放手做,总部全力支持。”
除优速快递外,中邮速递、中铁快运和顺丰速运是海尔物流服务供应商名单中仅有的全国网络型快递企业。与上述三家企业相比,优速快递显然在网络布局、运力资源、品牌知名度上都存在一定差距。“总部当时的期望是,能拿下一个仓的业务也是胜利。没想到,听了我‘讲标’后,海尔一下子给了十几个仓的业务。”
实际上,在陈建丞“讲标”前,海尔方面也不相信优速快递能中标。大包裹战略和陈建丞与海尔的多年合作经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熟悉的人做不来海尔的业务。我和海尔合作十几年,熟悉海尔,认同海尔,愿意和海尔一起发展。”陈建丞在“讲标”时的开场白打动了在场的海尔人。“大包裹战略非常契合家电企业物流服务的定位。做惯电商小件的快递企业不调整产品结构做这种服务,难。”
“用一句话描述优速快递的业务模式,就是一个快递员开着一辆小货车在园区里揽收和派送。”优速快递副总裁董兵旗说。
“准时上门”“一次就好”
“海尔的品牌价值很大程度上依赖高标准的售后服务。备件物流直接影响其售后服务质量。”陈建丞强调,做“淘宝件”出问题,一单往往只影响一个消费者;做备件物流出问题,一单会影响一个海尔维修网点覆盖的所有消费者,给海尔品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拿下了业务,接下来要思考的是如何达到海尔的服务标准?凭借多年的实战经验,陈建丞果断将工作重心转向流程优化和时效提升。海尔官方电商平台海尔商城对维修时效有明确规定。从报修到受理,从上门维修到处理完毕,海尔给消费者的承诺是“随叫随到”“准时上门”和“一次就好”。维修网点能不能兑现这些承诺,特别是“准时上门”和“一次就好”,几乎完全取决于备件物流的效率。海尔要求物流服务供应商提供高效、快速、精准的服务。
在满足海尔要求的基础上,陈建丞对同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盘库化整为零是第一步。海尔的生产供应商众多,其备件兼容性不强。一种零件往往只对应一个型号的产品。因此,像天津库这样的海尔一级备件库,其库存量单(SKU,Stock Keeping Unit)总量超过十万种。如按往常规定,每月盘库一次,全员上岗至少需要两天才能完成。陈建丞将盘库和备件的日常上下架捆绑在一起,极大地提升了库内管理效率。系统接收到海尔指令后,下架员就能在第一时间从上万种零件中找到所需的那一种。
家电产品的备件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形状各异,很多备件还价值不菲。大到几十英寸的液晶显示器,小到不起眼的螺丝钉,如何又快又好地包装这些备件,将破损率降至最低,是考验物流供应商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此,陈建丞的经验有两点:一是贵重货物特殊处理,中转时不上流水线,运输时顶部不压重物,专人进行登记交接。二是充分利用包材进行支撑、填充和保护。“该配木架的配木架,该垫泡沫的垫泡沫。”陈建丞说。
家电维修一般从上午开始,维修员需要在早上上班时就拿到所需备件。拿不到备件或拿不对备件,都无法兑现服务承诺。为满足维修网点的时效要求,陈建丞调整干线运输时间,增加干线运输班次,将备件物流和维修时效无缝衔接。用他的话说,就是“海尔规定24小时送达,但我能提前的尽量提前。备件早点到,电器早点修好,海尔的口碑好了,对我们也是好事。”
集中力量办大事
优速快递与海尔战略合作的顺利推进,凸显加盟制快递企业重点地区直营率提升和总部服务质量控制能力增强带来的优势。这种优势在快递企业通过总部战略合作方式与制造业企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在优速快递A轮融资仪式上,中气十足的余联兵的演讲赢得了台下员工的阵阵掌声。“余联兵不像传统民营快递企业老板,他更像现代企业的职业经理人。”领投方钟鼎创投合伙人董中浪向记者如此评价道。优速快递力推的大包裹战略及其向制造业供应链服务延伸的明确发展方向,显然让钟鼎创投和董中浪十分满意。
在优速快递代运营的海尔备件仓中,员工全部隶属于总部供应链事业部。这些仓库所在地的分公司已全部直营。这两点保证了总部可以直接管控项目的服务质量,赢得了海尔的认可。这在快递企业服务制造业中至关重要。“如果不是直营,一旦出现问题,客户要和揽转运派各环节的加盟商及总部进行多方沟通。个人消费者可能还有时间和精力处理,大企业不会和你扯皮,出问题一票否决。”一位国内知名家电企业物流负责人说。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重点地区直营率提升的另一个优势。每年的6月到9月是海尔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旺季,优速快递代运营的备件库日出货量比平日高出一半,需要补充人员。陈建丞告诉记者,各备件库所在地的优速快递分公司会抽调人员支持备件库。“涉及项目分公司都会大力支持。”
经典案例为未来背书
“快递企业稳不稳,就看网络稳不稳。网络稳不稳,就看网点挣不挣钱。”董兵旗说。大包裹战略背后的商业逻辑,不只是打破电商件低价同质竞争,更蕴含着向制造业供应链服务拓展、“以项目养网点”的尝试。比起已经没什么利润的电商小件,大包裹业务的利润空间更大,这有利于提升网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存活率。与制造业企业合作,优速快递不仅在经济上获益,网络建设也得到了提升。
与海尔的合作,还让优速快递的干线运输网络和末端配送网络进一步完善。陈建丞告诉记者,为满足备件物流区间干线运输需求,优速快递补充了多条线路。在海尔维修网点的覆盖范围内,如果没有优速快递网点,因为项目订单不能转单,所以后者会尽快自建。“新建网点在成立之初就有项目支撑,相当于一开始就有稳定的业务。”陈建丞说。
2017年3月,海尔将进行新一轮的物流服务招标。陈建丞对双方继续合作充满信心。
“如果不出意外,我们会继续做下去。”陈建丞说。他的信心来自海尔对物流服务供应商细化到每一天的多指标考核。他掰着手指头,一项项地讲起这些“率”—破损率、延误率、准时率……海尔会先以地区为单位,对每一个地区的备件仓考核排名,然后再综合核算,以品牌为单位,对每一家物流服务供应商考核排名。“乙方能持续完成这种强度的考核,甲方不会轻易更换乙方。”陈建丞笑着说。
与海尔合作已成为优速快递的品牌背书之一。优速快递的官方网站显示,“富士康、海尔、华为等一大批国际知名企业成为优速的战略合作伙伴”。这也是陈建丞所坚信的:与海尔合作所积累的经验将是优速快递与其他知名同类企业谈合作时的撒手锏。他分析说:“海尔的牌子摆在那里,消费者买海尔,买的就是售后。售后看什么?很大程度上看备件物流强不强。我们既然能做海尔,做其他企业也都没问题。”